“行,那这就开始。”
甚至有点欣慰。
李景霖点了点头,旋即坐了下来。
刚发财的心冷却了下来。
李景霖凭借一己之力,将专业学术点推动到了世界一流的顶级位置。
李景霖吃过早饭,照例来到了琴房,找到刘晨阳和许欣。
几乎整个学院的老师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啊?霖哥,还要我们现在学俄罗斯学派吗?有这个必要?”
不然,徒弟这琴拿的都不踏实。
当初那位毛子富商赠琴给自己,正是为了让自己能去一趟莫斯科国立,加进双方艺术交流。
不是厕所买不起,显然别墅更有性价比。
上沪小提琴专业博士点的这个“草台班子”便已经开始有声有色了。
“嗯,那行,现在就和你们聊一聊。毛子的音乐。”
显然,刘晨阳开始对音乐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这是好事。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李景霖摇了摇头。
“你是不是觉得,这文化交流,展示自己最擅长的,最好的就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曲意逢迎的去用对方习惯的东西呢?这样或许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对对对!”
刘晨阳点了点头。
在刘晨阳的想法中,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免不了要去演奏对方国家的曲目,来达成一个友好交流的氛围。
可不只是自己会演奏毛子曲目,毛子那边也是会演奏华夏传统曲目的。
这属于是文化交流中,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是否有这个环节,在于你们之间的交流到底是以“普通朋友”为分界线还是“哥们儿兄弟”为分界线。
一般来说,重要场合中,无论对方是何人。
规格都需要高起来。
展现的热情程度,都需要达到“哥们儿”级的。
热情不到位的话,显然很有距离感,不亲密,违背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生疏,淡漠,这是这种交流比较忌讳的事情。
当然,也有傻种不这么想。
以往,也不是没有过这类事件。
比方说一些灯塔的交流团,就特别喜欢装犊子,咱家从两百多年的历史夹缝中精挑细选,演奏了他们的一些音乐,但他们却不“回礼”,感觉大大咧咧的仿佛就该如此一般。
这种觉得对方低,自己高,鼻子朝天,就该受着对方的热情,而自己根本不需要展现任何“友好”的智障交流团,就基本不会有下一次了。
或者说,绝对没有下一次的交流了。
咱家好客热情,属于是咱家讲礼貌,有礼节,但这不代表谁来都能踩一脚。
给伱脸你不要,那就再NM的见。
直接拉入黑名单。
这种事是发生过的。
但彼此演奏对方的曲目也是有说法的。
正如刚刚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