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答辩中,李景霖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新一代音乐专业的学生们,明显变好了许多许多。
“克莱斯勒对华夏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源自于其在灯塔西部时,看移民表演华埠音乐,克莱斯勒很感兴趣,便用了花鼓前奏创作了小提琴曲《中国花鼓》。”
但不同的是。
这就很符合李景霖的口味。
你就看吧。
“嗯嗯,很好。”
但实际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
更是要让这些创作者明白,你的作品,到底是TM为谁服务的。
甚至要大谈ZZ。
不过,张超显然是加入了一些自己对作品演奏时的理解。
在艺术的理解上能够更加保持理性的学生,在逐渐增多。
不过,现在,在教育上严抓重点后,这样的问题好了很多。
搞艺术,不仅要谈ZZ。
李景霖认为。
十个里面,总有三个特别红的,剩下七个特别歪的。
整体的内容没有问题。
就比方说以往东方人的形象,和现在东方人的形象,根据东方国力,影响力的强弱,是会产生大幅度甚至完全相反的形象设计的。
随着时间的推进。
答辩的学生也终于轮到了李景霖的两位高徒。
陈俊教授看了一眼李景霖。
和李景霖对视起来。
待看到李景霖点点头以后,陈俊教授也点点头。
“嗯刘晨阳同学,您这篇论文,是《东方传统音乐该如何与现代东方美学有机结合,将西洋音乐进行彻底东方化的演奏》。”
刘晨阳心里咯噔一下。
不只是刘晨阳,大家都觉得,好像有问题!
这陈俊教授和李景霖之间的“眉来眼去”不要太明显。
有东西!指定是有东西!
果不其然。
接下来的问题,好悬让在座的各位全都眼前一黑。
“那我想请您阐述一下,你所说的,东方传统音乐与现代的东方美学有机结合,可以将西洋音乐的演奏风格与演奏思想彻底东方化,但。”
“若是将现代的东方美学,换成东方的古典美学,会对作品的表述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影响,区别在哪?思想上会有何种程度的变化?可否具体阐述一下,进行论证对比?”
“?”
刘晨阳是直接麻了。
如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