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谱面能分析的出题材,内容,作品,甚至是描绘对象。
这些能理解的我都忍了!
只能说隔行如隔山。
但伱现在直接都能看的出,这是为了长镜头所作的配乐?!
这太离谱了。
我不理解,我是真的不理解!
“嗯?”
韩虹侧过脸,看了一眼。
结合廖常勇刚刚所说的话,顿时发现了刚刚被自己忽漏的地方。
“啊!这个结构,这个音乐结构确实有些不同,如果说是长镜头的话,这样的过渡与发展就说的通了”
“我再康康。”
“嗯,确实是长镜头。”
李景霖笑呵呵的点点头。
何炅看起来或许有点离谱的这一幕。
其实,对于圈内的音乐家们来说。
也有点离谱。
之所以能看的出来,主要还是因为廖常勇比较了解李景霖在音乐创作中,对细节的偏执,以及对李景霖能力的信任。
实际上,从结构上来说,这《太空电梯》的配乐在结尾地方的处理上,其实有更简单的方式。
到了情绪制高点显然是可以直接瞬间爆炸的。
可李景霖却选择了一种看似“冗余”的结尾方式。
并没有选择将情绪彻底炸裂,而是在炸裂的情绪中,以一种十分“广角”的整体观的方式,进行了收尾。
即【淡化旋律线,加重和声线,然后让和声线旋律化,去取代旋律线】。
这样的结尾,实际上看起来是有点“多此一举”了。
作为一个情绪上的魔术师,廖常勇相信,如果李景霖想,一定可以有更加爆炸的结尾方式,将前面积蓄的推背感在一个密闭空间中彻底爆发。
这样的反馈肯定更加炸裂。
而不会如现在这样设计。
现如今这样的设计,在质感上,更像是。
将前面积蓄的能量如波纹般扩散到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与视角中。
配乐,那是为了配合电影镜头的。
能够让李景霖采用这样的结尾,以及如此安排整体音乐的结构。
廖常勇能够想到的只有一点。
这大概率会是一个,或是数个长镜头所结合的片段!
只有为了配合镜头,才会选择这样的作曲方式!
“而且,我猜,这不仅是长镜头,长镜头的表现,恐怕应该还有视角的拉伸,最后来到一个广角的程度。”
“厉害。”
李景霖嘿嘿一笑,开始夸起了最爱的院长大大。
而看到李景霖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