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音乐,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文化,思想,这的确是不假的,但你要知道,承载的这些东西,本质上不属于音乐,而是属于哲学向,或者文学。”
李景霖便点点头。
刚好,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
很多脉络便清晰无比。
《三体》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敢真的去以客观角度进行批判。
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恶劣的。
李景霖的本意是。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
或者社会是否会影响音乐作品中的一些价值导向等问题。
而是大大方方的打开了自己有着身份认证的账号。
其实也不是不敢说。
在带了一下两位徒弟的练习后。
而且,那样的行为,也很像是“不敢上谏,只敢对老百姓发牢骚,然后引起争议”。
需要有一些人敢于站出来,理性的客观的,讲实话,解决问题。
如何能够让网友们变的理性?
这是个几乎无解的问题。
学生这么一问,李景霖这么一解答。
给本科学生们上大课。
这样的学科。
比方说,歌剧,音乐剧,或是歌曲。
犹豫了片刻,李景霖摇了摇头。
透过现象,可以看到本质。
但。
不代表不说!
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进行阐述,这样才能引起正向的发展。
实际上。
自然也在制作《帝陵》配乐的工作,以及正常上课之余,利用闲暇时间,提前开始看书。
比方说,什么人本主义思想,社会学基础等等,是一门基于社会学之下的分支,或是音乐学下的分支的一种交叉学科。
看《三体》这三部小说。
说到这里。
李景霖微微一笑。
不由得连连点头。
“音乐本身不具备批判性,但音乐作品具备!”
需要这样的内容。
打开电脑,浏览起关于《三体》的种种评论。
引起的后果,会十分恶劣。
而有些不太明显的
比方说,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就用一种十分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包办婚姻所引发的悲剧,具有批判性。
只不过,李景霖所教的这些东西,与此微微有所不同。
【白沐霖的良心泯灭,叶文洁的超级背叛,四艘战舰的黑暗战役,无一不刻画了“人在生死存亡关头为求自保而抛弃良知,甚至泯灭人性”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