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同的是。
提升的空间,已经被压缩的极其微小,仅靠苦练打磨,是无法突破的。
只需要持续打磨音色,以及找找情感叙事上的进步方向,以及熟悉高阶技巧罢了。
这种情况下。
苦练,无法突破,熟练一下,便可维持水准。
真正需要做的。
其实反而就是玩。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并不只适用于东方作品。
李景霖现如今,技巧天花板,情感叙事堪比顶级大师,音色的打磨更是冠绝全球。
UR,SSR,UR。
而这三项。
无论哪一点能够达到SSR,都足以称作一方大师。
那么。
再想突破。
成为理论上真正完整的天花板。
机会最大的,便是在“情感叙事”这方面,完全超越顶级大师。
可是。
情感叙事,吃的不是天赋,不是智商。
是靠生活的阅历,经历,以及悟性罢了。
李景霖不缺悟性。
可是相比于那些大师。阅历肯定是差一些的,毕竟,年龄太小了。
这种情况下。
一味的闭门造车是不好的。
反而需要多去玩一玩才行。
如果没见识过人间疾苦,是很难演绎出二泉映月。
不见雄峰之顶的波澜云海,又如何能将巍峨壮美演绎到渗入骨髓呢?
如果贝多芬不经历苦难,宁折不弯,又如何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
如果莫扎特不热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点滴,怎么能写出动人的旋律?
李景霖的共情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天赋,的确能够支撑他在情感与叙事上走上大师的殿堂,但若是想继续有突破,还是得从生活上下手。
哪怕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也得是自己亲眼所见。
可有时候,又不能为了突破而去见,这样往往会产生隔阂的误差,只有在自己不经意间,意识不到的情况下,突然的感触,才能够在艺术的水准上达成进化与蜕变。
李景霖知道。
这些。
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压根,没必要去向大众如何解释。
解释了。
反而会让一群并不理解的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