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任务主要是去接法正。
他回来了,想必是带回了人。
“快请。”刘备当即吩咐。
等小兵退下,刘备望向诸葛亮,笑问道:
“孔明对他的看法可不低啊。”
从得知法正在袁营起,诸葛亮就日日将法正的名字挂在嘴边。
刘备想不重视都难。
诸葛亮挥动着扇子,眉眼弯弯,道:“此人有国士之才,皇叔尽管放心。”
刘备期待起来。
……
徐庶带着法正进入城池,法正明明对四周都很熟悉,他前几日就在城里,此刻却好奇的来回张望。
他看到了一队队在城中维持秩序的汉军将士,有人在帮百姓搭倒塌的屋,有地方在施粥。
路过市集,本以为经历战乱这里乱糟糟的,没想到依旧热闹。
各商铺继续做着生意,还有一些小摊,摊主竟是着甲的汉兵。
他们代表汉军,拿着许多生活必需品,在此售卖。
尽可能的让百姓不因为城中缺少什么,被影响到生活。
还看到有地方在征人,需求劳动力,亦是汉军弄的,还给予工钱,让人开眼了。
明明一句徭役就能将一切搞定。
走了一段,法正咂舌道:“刘皇叔仁德在外,世人传言他爱民如子,今日我信了。”
这话说的是由衷的,他的心里其实一直被先主伟岸的身影占据,所以厌恶袁术。
见了刘备,他发现刘备的宽仁,更胜刘焉。
他心里的墙在松动。
徐庶就在他旁边跟着,听到这句话,笑着摇头。
“怎么?”法正停下了脚步,自己明明是在夸刘备,这还有什么能反驳的?
徐庶严肃道:“准确来说,是我大汉的天子爱民如子,你所见到的一切,都发生在天子立下的大框架下,我等充其量就是在框架内行事,刘皇叔是往前多走了几步。”
法正笑着点点头,没太当回事。
在他看来,对方的话里,场面话居多。
不过既然自己归了朝廷,这种话肯定不能去质疑戳穿,随波逐流就好。
但他也清楚,洛阳的那位,手腕是无法去质疑的。
汉室即将倾覆不是秘密,而是天下人的共识。
灵帝弥留之际就已经乱了,更别提新主登基,除了洛阳,买他帐的人不多。
可就是在这种局面下,短短五年时间,就换了人间。
从昭宁一年的发兵不过万余征伐天下,北方十州争先归附朝廷,八十万大军被拉扯出来,名扬天下的上将不计其数。
过程中顺手解决北方威胁,使南匈奴国重新复国……
放在别的朝代,单是南匈奴方向这一条功绩,都足以被世代传唱了。
拥有以上乾坤倒转手段的人,法正绝不会相信是什么宽仁之主,乱世对应的是铁血手腕。
但不影响法正对洛阳那位雄主的好奇。
行至府衙前,刘备诸葛亮就站在门口等待,徐庶先上前向两人行礼。
“皇叔、军师。”
法正突然有点紧张,他快速分析出了那两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