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依礼向朱棣行礼,但朱棣却吓了一跳,连忙回礼道:“小王拜见胡公,小王受大哥指点,今日特来向胡公讨教!”
胡惟庸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讨教?难道你也是个之人?
(本章完)
------------
胡府大门口显然不是谈话之处。
因此,尽管胡惟庸满腹疑团,最终还是将朱棣请进了府中。
两人来到正堂,分别落座,待胡义亲自奉上茶水并带着下人退下后,朱棣方才坦然道:“胡公,小王此次前来,确有一事相求。”
“父皇命我们将就藩的兄弟先到凤阳老家种上一季土豆。”
“小王从大哥处得知,此等仙粮乃是胡公所献,因此特来向胡公请教,这土豆究竟该如何种植!”
听闻朱棣将事情解释清楚后,胡惟庸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老天爷,差点没把我吓个半死。
我还以为这家伙跑来跟我套近乎,是另有所图呢。
这次真是差点让胡惟庸当场魂飞魄散!
毕竟这位燕王殿下可是有“前科”
的。
在那场名为“奉天靖难”
、实则为起兵的行动中,大明上下,打着建文帝臣子旗号背后帮朱棣的人实在太多了。
要说这些人都是因为仰慕、崇拜燕王殿下,才义无反顾地投奔他麾下,那简直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说白了,都是早就串通好的老关系,只不过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胡惟庸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他最怕朱棣这个还不太成熟的家伙,兴冲冲地跑上门来,一把拉住自己的手,就要大谈他的“宏图伟业”
!
好在,经过朱棣这么一番解释,胡惟庸发现自己虚惊一场了。
现在的朱棣,还远不是后来朱标去世、年纪渐长后那个成熟老练的燕王。
如今的朱棣,不过是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罢了。
这不,他爹交代他个任务,他大哥在旁边鼓动几句,他便兴致勃勃地跑上门来了。
朱棣压根没想过,自己身为皇子,跟一位前任丞相接触,在旁人眼里是多么犯忌讳的事儿。
反正他听大哥这么一说,二话不说就跑来了。
胡惟庸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朱棣,心里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得!
这位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现在还是个愣头青呢。
算了,反正肯定有锦衣卫在暗中盯着,该咋办咋办吧。
想到这儿,胡惟庸干脆挥了挥手说道:
“走吧,燕王,咱们也别在这儿干坐着喝茶了,直接去地里,让你亲眼看看这东西是怎么弄的,你反倒更容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