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迷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确实有发聋振聩的启迪。受英国作家科贝特的影响,格拉顿渴望成为一名大作家,断然辞掉报社的工作要一门心思从事创作。由于没有工薪交不起房租,他白天不敢露面,只好在大街上徘徊。至于何时能写出自己的大部头,他感到有些渺茫,不由得丧失了坚持到底的信心。
格拉顿当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俄国著名歌星夏里宾。一天,两个人在42号街不期而遇,格拉顿忍不住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夏里宾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而是转移话题说:“我住的旅馆在103号街,咱们一块走过去,你看怎么样?”
格拉顿不胜惊讶地说:“103号街,我哪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夏里宾随声附和说:“是呀,从这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门,少说也要步行2小时。那就别去我住的旅馆了。你看再往前走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戏场玩玩怎么样?”
格拉顿接受了夏里宾的建议,两人很快来到游戏场,站在那早看了一会热闹,又接着往前走。到了长纳奇大戏院,夏里宾热情不减地说:“现在距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街了,我们到那去行看好玩的猩猩吧。”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地就到了103号街。
将近用了4个小时,两个人走完60个街口,居然一点都不觉得累。旅馆附近有一家餐馆,对饮时夏里宾借题发挥说:“今天走这么一趟,你应该记在心上。一个人无论与目标的距离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这样行走的过程才不会沉闷,漫长的距离才不会让人却步。”
后来格拉顿成为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道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田要一垅一垅地犁,仗也要积小胜为大胜地打。
聪明的男人为了达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于完成主目标。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次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能逐步完成“次目标”,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主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10.选择目标要量体裁衣
人的构想使自己的生活有了目标,这个目标就使得你现在的生活变得有了意义,也使得你的未来变得一片光明。
人的一生就是朝着这个目标,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圣经》上说:“人想什么便像什么。”这就是说,人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都是由他下意识的目标暗示决定的,他想什么脑子里就会形成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就会引导他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世界知名的布道家贝尔博士说:“想着成功,成功影响就会在内心形成。在雄心勃勃的推动力下,你可以控制环境,创造人生。”
由于人的内心构想是人生的设计蓝图,与人的现在和未来都有重大的影响,每一个人都会希望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美好的蓝图,像一幅完美无缺的图画,比任何一位艺术大师笔下的杰作都更加出色美丽。
但是有些人想得太好了,以至于难以实现,于是便会产生失望和悲观。
所以,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使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能实现,就会给人带来快乐幸福。目标是一种方向,需要恰当地选择。假如你的一个目标发生了问题,应当更换另一个目标,这样才能重新确定自己的强项。
1888年,作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先生成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一时声名赫然。1893年夏天的某个时候,美国一位部长詹姆斯·威尔逊先生到华盛顿拜访里凡·莫顿。在谈话之中,威尔逊偶然问起莫尔腾是怎样由一个布商变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说:
“那完全是因为爱默生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还在经营布料生意,业务状况比较平稳。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读到爱默生写的一本书,爱默生在书中写的这样一句话映入了我的眼帘:‘如果一个人拥有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特长,那么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顿时使我改变了原来的目标。”
“当时我做生意本来就很守信用,但是与所有商人一样,难免要去银行贷些款项来周转。看到了爱默生的那句话后,我就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当时各行各业中最急需的就是银行业。人们的生活起居、生意买卖,处处都需要金钱;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了金钱,要翻山越岭、吃尽苦头。”
“于是,我下决心抛开布行,开始创办银行。在稳当可靠的条件下,我尽量多往外放款。一开始,我要去找贷款人,后来,许多人都开始来找我了。由此可见,任何事情,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可能会失败。”
人生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否则,将永远会挣扎于不满意的情绪之中。所以,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使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能实现,就会给人带来快乐幸福。
什么样的目标是适合自己的目标呢?
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和社会的需要前提下制订出来,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不是空想,不是信口开河,空想因为无法实现,会使人陷入悲观;而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会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就会给人以希望,使人越干越有劲,越活越年轻。
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是降低自己的追求,而是把自己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一个中学生在暑假里打工,觉得自己适合做生意,于是就不再继续上学。要去做生意,这就是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了,就是只从眼前利益出发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目标。
人的能力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为你自己发展了,目标也就要随着调整,目标也随着能力的发展在不断地扩大。而如果一个人停止学习,他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那么,他原来与之相适应的目标也就会显得难以实现了。所以,适合自己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适应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力求使人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大的实现。
美国《成功》杂志的创办者奥里森?马登说过,“世界上有半数的人从事着与自己天性格格不入的工作,而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徒劳无益。因此,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要扬长避短,你的天赋所在即是你命中注定的职业。”
西徒尼·史密斯也说过:“不管你的天性擅长什么,都要顺其自然,永远不要丢开自己的天赋优势和才能。”
由此可见,在奋斗目标的选择上首先应根据自己的诸多条件,从优势上优先选择,以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归纳一下,在目标选择中有以下几条值得借鉴。
(1)兴趣:只有对其兴趣浓烈的东西才会更好地激发你的干劲,更好地发掘出你的潜能。
(2)经济条件:投资和后续力量能及时供给,成功的概率才会增高。
(3)人才优势:能在你所拥有的人才圈内找到能发挥特长的骨干力量,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市场预测;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只要有了卖点,才会有成绩和收益。
以上几点优势具备后,选定的目标就会随之形成。在以上几条的目标选定标准以外,还可根据各人的特定条件加以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