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
此“侣”非指俗世中所谓伴侣,而是指志同道合的道侣、道伴。
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记:独学而无友,必孤陋寡闻也。
这一点,顾墨也不缺,有孔秋、苟且、武老头,虽然说他们三,都没啥大用,但是呢,其师兄公孙羊,其师姐白泽,其师夫子。
那可是世间,数一数二的极品“道侣”。
当然。
世俗认定的那种“道侣”,顾墨也有,四娘、墨墨,亦是极品。
最后。
也就剩下财了。
这一点,属实是有点没办法。
以前,还可以吃软饭。
小青山一脉的积蓄,养个顾墨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随着顾墨,修为渐深,那么点钱财,已然有些不够了,这也是小家族、小世家里面,难以出大修行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境通天境,便是要锤炼人体诸窍,达到举手抬足,皆有通天彻地的伟力。”
“十二万九千六百穴窍,我通了不足半数之半,剩下的若是要将其尽数修炼完,需要的资源,乃是海量且难以计数的。”
顾墨低声喃喃,眼眸里难得闪过一丝凝重。
十二万九千六百穴窍,并非一定要尽数修行完,才能突破到下一个境界。
凡尘七境,第五境:不灭境。
这并非是一个,只靠积攒就能突破到的境界。
需要参悟透,“不灭”的真意。
何为不灭?
超越“生灭”表象,触及“存在”本源。
可以是道家“齐生死”的逍遥,佛家“破我执”的涅盘,或是儒家“三不朽”的永恒价值。
此境并非简单的肉身不死、神魂不灭,而是对“存在”本身的一种深刻理解和重构。
修士开始触及构成世界、生命乃至法则的“根本粒子”或“源质”,理解“生”与“灭”只是这些“源质”在不同规则下的聚合与离散形态。
以“我执”为薪,点燃“道火”。
破入此境的核心,就是:道我之火。
道我之火,并非实体火焰。
而是修士核心“道”与“存在意志”的具象化。可能表现为体内一盏不灭的心灯、神魂核心的一枚法则道纹、或是剑修那一往无前的剑意。
踏入不灭境,修士便拥有了不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