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安静一瞬,徐喻之俯首,坦然道:“臣愿意。”
当初他既决定假意臣服褚玄璋,便已做好一辈子为褚玄林效力的准备。
父亲获罪后,他被人厌弃、疏远、针对,本就心如死灰,踽踽独行。
做个孤臣,正中下怀。
最想要、最在乎的人不在身边,他还怕什么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他如今……只想好生守护她的安宁。
当初婉儿为了保护他,嫁与秦离。
在璟雯自尽,他欲轻生时,出言开解,更求秦离救他的母亲。
她为他付出良多,他也该为她做些事。
秦离是褚玄林阵营的人。
褚玄林安好,秦离便会安好。
秦离安好,她便安好。
他无法明目张胆地相护,那只会徒增她烦扰。
只能化作暗处的壁垒,默默守她一世长安。
褚玄林垂首看他,眼底波澜不惊,“很好,起来罢,右相大人。”
“臣,谢主隆恩。”
翌日,徐喻之受封右相的圣旨下达,众臣吃惊之余,又觉此举倒也在情理之中。
徐喻之在叛乱发生时的确立下不小的功劳,且近些日子与褚玄林走得极近,很得圣心。
众人不禁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谁能想到他一个罪臣之子,竟能做到他父亲曾经的位置。
尽管有不少人认为褚玄林过于偏袒徐喻之,短时间内将他接连晋升,有失公允。
但一方面,这位天子的很多决策都出其不意,他们已经习惯。
另一方面,他的决定,改变不了,众人心知肚明。
所以,也就不愿再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
与徐喻之一同受封的,还有一人。
对于这位,众人基本无异议,更多的是艳羡。
秦离,进封靖国公,世袭罔替,授辅国大将军,赐府邸。
其余平叛有功之人也受不同程度的封赏。
徐喻之静立右相府门前,神色淡然。
兜兜转转,他又回到曾经的家,可一切已物是人非。
陛下将父亲曾经的宅子赐予他,想必存了警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