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72 > 3040(第11页)

3040(第11页)

浓稠的糯米浆蒸熟后成团,徐兰教她们拉伸糯米团,折腾出驴打滚。

徐兰和唐启阳在附近没有见过驴,他们把驴打滚改名糯米卷。

徐兰提一篮回家给李先生和五孩子品尝,他们咬一口后眼睛一亮,纷纷说:“好吃!”

徐兰微笑和他们说:“这个做起来很麻烦,不能和桃酥一样经常做。”

李方:“能尝到已经很好,桃酥也不必常做。”兰娘子太宠孩子。

小孩子们点头,他们长大了。

徐兰的心态并没有随着身体变很年轻也变得很年轻,看着几个孩子温和说:“看他们吃得高兴我也喜欢。”

李方以为她失去了两个孩子,把感情投在石他们身上,不再说什么。

唐启阳农场的两个水力石磨在周围乡里引起轰动,并向外扩散,常常留意唐家的人自然知道,上门请卫松他们去帮忙做水石磨。

卫松他们拒绝,问过唐启阳后把水石磨的设计图免费给人家,是的,免费。

唐启阳希望水力石磨能推广,卫松他们也是,那些人拿走设计图又不是自己动手做,还是去找工匠或墨家人干,有了纸笔,画设计图对他们来说很容易。

开春后徐兰和唐启阳又变得很忙,去年种的各种树和果树不多,今年要扩种,同样是不翻地直接种下。

新开垦出一些地,稻谷和紫薯蓣、辣椒都大量增加种植。

在忙碌的时候,李方的师弟王羽上门,带来一个师弟-韩非。

徐兰和唐启阳听王羽介绍时暗中吓一跳,又一个名人!

韩非是一个端方的青年,行为举止透露出出身良好,他和信陵君同为诸侯国的公子,同样平易近人,这一点就很难得。

双方见礼后王羽和唐启阳说:“唐兄,听方师兄在信里说你的青溪书院要招老师。”

还有这种好事?唐启阳眼睛一亮:“是,两位要来青溪书院做老师?”

王羽微笑说:“我是。”

唐启阳看向韩非,韩非眼里不确定,说:“我不知道要呆多长时间。”

唐启阳笑说:“没关系,爱呆多久都行。”最好一直呆下去。

徐兰跟他们打招呼后去上点心和热茶,然后准备饭菜。

王羽和韩非留下来,住在前面房子的西间,两人同住一屋,现在是农忙放农忙假,唐启阳把他们交给李先生,让李先生带他们熟悉环境和教学情况。

午后,李方带两个师弟到书院,王羽和韩非在白墙前看墙上的四句话,他们在李方师兄给老师的信里得知这四句,当时很激动。

现在看白墙上的四句还相当激动,热血涌起。

韩非问李方:“方师兄,阳是哪个学派?”

李方用唐启阳的原话回答:“他说他可以是杂家。”

第34章信

王羽和韩非在来邯郸的路上常常听人传颂唐启阳和兰娘子,称他们为大贤,赞他们大义,议论唐家新的事物—水力石磨和羊毛织成的衣服,议论墨家人免费赠送他人水力石磨的设计图。

现在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觉得他们不仅说了,也在做着!

从将麦磨成粉到脚踏碓,从堆肥到水力磨面,到纸笔墨,每一样推广都产生巨大影响,他们如此无私地向外传授。

韩非的目光停留在为万世开太平六个字上面,要怎么样才能开太平?

王羽不解问李方:“方师兄,阳如此有才,赵王为何不用?”

李方回:“阳身份低微,况且他所做做为和墨家差不多,他做的东西令贵族们受益和挣到钱,同样也令黔首生活好过不少,黔首生活好过便损害贵族的利益,阳得罪了贵族们。”

韩非说出问题的核心:“赵国缺人。”赵国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中失去太多青壮,贵族们手里有很多土地,种地需要人。

李方赞许看刚认识的师弟。

王羽恍然。

李方脸上鄙夷:“那些人用了阳和兰娘子的各种方子挣钱,心里又看不起他们。”

王羽感慨:“阳和兰娘子大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