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凌说的没错,身为吏部左侍郎。
为官多年,李绅在朝中的关系网可谓是极为庞大。
加上高俅等人的策应,吏部上下与他完全是一条心。
即使有部分证据,也早就被他们销毁了。
正因如此,肖凌在进入房门之时才被众人所冷落。
就算肖凌肯花大力气去查也是寸步难行,根本什么都查不出来。
可时间,终究是有限的。
李绅能解决吏部自身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外界的麻烦。
京官外调,平任接替。
类似的官位虚报数量实在太多,他们根本来不及整理。
为今之计,只能期待肖凌查验不出来了。
离开这间官署,肖凌转行前往了卷宗所在的案卷房。
想要调查吏部虚官空报之事,可从多处进行调查,像是李绅等官员的亲属关系、调任记录,都是可查询的范围。
不过,在这之中,最容易在短时间内查出效率的地方,自然就要数调任的卷宗了。
来到卷宗的堆放处。
肖凌在货架之上寻找了片刻,很快就从中间部分随手取出了一份。
将其拉开,仔细打量了片刻之后,肖凌的嘴角顿时勾起了一抹笑意。
“果然如此!”
之所以调任之处最容易进行查验,其原因便是钱权二字。
如一县令空降此地,往往没有任何手下,很容易受到地头蛇的制衡。
双方,可谓是处在一处平衡之上。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平衡终究会被打破。
若是来人无能,自然就会被架空,具体事宜将会被地头的世家大族、主簿、县丞一类的人架空。
若是胜利,他就会提拔自己的人手。
故而,无论是哪一方得利,添加自己的人手,趁机虚官空报,都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肖凌挑选的卷宗都是处在调任之后一段时间里的官员举荐之事。
果然,肖凌从中查到了些许不寻常的地方。
……
临近傍晚,肖凌方才离开吏部府衙。
只是才行出不远,他就发觉有人在后方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