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民俗从殡仪馆开始成为俗世神 > 第11章 馆长(第3页)

第11章 馆长(第3页)

而天门县距离市里的殡仪馆,车程就有三四个小时,相当麻烦。

于是大伯在计算了手里的资金之后,直接用去了十万块,买了两个六格的二手冷柜!

之所以买两个冷柜,是因为大伯想着如果天门殡仪馆有了冷柜,附近其他的小殡仪馆可能就不会选择去市里。

这样的话,赚一个租金也算是一个本金回流的渠道。

抱着同样的想法,大伯又花去了三十万购置了一个二手的火化炉。

如此一来,天门殡仪馆虽小,但基础设施却都有。

后来证明,大伯的想法相当有远见,哪怕到了现在,火化炉这么一个大件还是有殡仪馆舍不得买。

这些年,仅仅依靠租赁冷藏、火化业务,大伯就将设备的钱赚回来了。

当然,因为火化炉比较老,后期的维护费用也不小,甚至为了之后的环保达标,还加装了环保净化装置。

但这都是后话,当殡仪馆运行起来之后,这些也都不再是问题。

就这样,大伯那半年,直接在殡仪馆上投进去了将近百万!

为此,他甚至还以家里的门面作抵押,又贷出了二十万来缓解资金的压力。

当时在外人看来,绝对是惊世骇俗的。

就算那些因为赌博输光了拆迁款的人,看到大伯这么搞都会嗤之以鼻,说一句‘还不如打牌输了’。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伯硬生生扛着外界看笑话的目光,将殡仪馆运转起来,走上了正轨。

第一年过去之后,殡仪馆就顺了起来。

那些一直盯着大伯一家的人的目光,从一开始的看笑话,变成了之后的惊叹。

虽然还是有人觉得做丧葬行业晦气,但耐不住大伯一家凭借殡仪馆跻身天门县富人阶层。

那些看不起大伯一家的人,见面也只能笑脸相迎。

谁家还没个生老病死?

以后办事,总归是要打交道的。

这就是天门殡仪馆的历史。

在了解完天门殡仪馆的相关信息后,陈淼也明白了自己之后要面对的问题。

冷柜、火化炉的维护,殡葬车的保养,殡葬物品的采购,业务的洽谈,员工的招募等等。

这些事情虽然都有专人去做,但作为馆长,总归需要对这些事进行统筹。

至于土地租赁期限快到了这件事,倒是不用他操心,大伯有自己的人脉,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这一个月,陈淼要做的就是先去了解这些事情。

如果只做一个甩手掌柜,那就要承担被欺瞒的风险。

大伯当了九年馆长,这些事情都了然于心,他作为未来的馆长,自然不能做的更差。

看了一眼时间,陈淼吃饭之后就继续了解相关资料。

临近晚上的时候,他又去了冷库。

冷库管理员还在招募中,这期间,他还得继续守在冷库。

不过进冷库之前,陈淼都会看一眼《俗世成神笔记》来确定是否有危险。

毕竟目前为止发生的事情,都与冷库有关。

就是不知道火化间和骨灰堂,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淼觉得,之后他每天的活动轨迹还得再多几个。

能提前发现危险并解决,那就再好不过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