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继承的记忆都是真的,这个年代的生活确实挺苦的,物资不丰富啊。
想要租房子,不如直接租店面。租店面不如租轧钢厂外面的街道上的店面。
毕竟现在无业游民太多了,轧钢厂为了鼓励厂里职工子弟自力更生,对于厂里职工子女租店面是有优惠。
骑着厂里配发的自行车,刘光天很快就到了轧钢厂外面,即第一附属四合院外的街道,也叫厂口路。
刘光天骑着自行车沿着街道一直走着,发现好位置早就被人占了,也就厂口路和第一院路的岔路口还有店面,虽然斜对着厂口路,但是路过的人也能看到了,算是不错的店铺了。
这里虽然隶属于红星街道办,但是产权却直接归属红星轧钢厂。
想要租店面,应该找轧钢厂后勤部(处)的仓管物资科。办公室就在采购科的旁边。
记忆中,刘光天和这些人打的交道不少。
顺着记忆,刘光天来到了仓管物资科的办公室。这种小事倒也不用麻烦科长了。
只要找到办事员就行了。
这种办事员有两个,一男一女。
办事员马鸿鸣今年23岁,和刘光天的年纪相仿,两人打的交道不少,也算是同事里面相处的比较好的那种了。
“马哥,我想租一个店铺。”
“哦,你小子开窍了。也准备开店了?”
“是啊,家里三个儿子,父母不会帮我。
我今天21了,还没结婚呢。
得自己想点办法了。”
“想要哪里店铺?
哪个位置?”马鸿鸣拿了一本位置图书出来。
“第一院路和厂口路的交汇处的店面。”
“可以啊,挺会选的啊。
我看看啊。”
马鸿鸣翻了一会书,立马就找到了店铺的位置。
交汇处4个店铺,还有2个店铺没有出售。
“这两个店铺,你要的是哪一个?”
“上面这个。”
“编号2166。
我看看租金多少。”
马鸿鸣翻开了另外一本册子,从上面找到了编号2166,上面写着租金的多少。
马鸿鸣抬头看向刘光天,说道,“光天,这里的租金可不便宜啊,一月就要23块钱。如果,年付的话,只要25元钱。”
“马哥,能不能先去看看店铺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