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了暖房真的能种出粮食来吗?要是今年夏天和去年一样热,不会又枯死吧?”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问着自己关心的问题,本就嘈杂的街上更显混乱。
尤其是后面又有人大声说:“告示最后还说了,从今日起,京中各个街道上都会安排人专门出售一批能果腹的食物和盐,医馆还会有效果极好的药品提供!”
百姓们更激动了。
神迹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具体情况,听起来也有些不靠谱,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大家满心不是惦记着招工就是物资交易。
“真的有盐卖吗?我家断盐都快十天了,大人受得了小孩也受不了啊。”
“药价会不会很贵?我娘病了半个多月了,老人家身体本就不好,要是再没有药我真怕她有个好歹。”
其他人也是刚刚才看到告示,自然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众人见得不到具体答案,心里急得火急火燎,有的干脆准备去官府询问具体细节,还有的更是直接往离得最近的商业街跑。
有没有物资,是什么价格,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还有人更机灵的则飞快地回家取银子,免得真有得卖却因为没钱买不了,那才要懊恼地拍大腿。
现在京中银子依旧可以流通,只是物价比灾变前高了不止一星半点,日常用品贵了三到五倍,粮食更是贵了十倍不止。
上面公布的对外出售的食物虽说不知道是不是粮食,但只要是入口的东西,总归都不会便宜。
第一批得知告示内容的百姓们跑没了影后,又有更多不清楚情况的重新挤到公告栏前面,没多久同样作鸟兽散。
而各个街道上已经摆开阵仗的由官府主持的店铺前则围了一圈又一圈人,直接把整个街道都堵住。
平民常光顾的街道上卖的主要是民生物资,以营养剂,盐糖为主,也有少量腊肉,肉干卖。
价格不算贵,起码比灾变后涨成天价依旧有价无市的粮食便宜得多,只是限量,每户最多只能购买够吃一个月份的量,肉类每户最多不能超过三斤的量。
除了银子,也以物易物的结算方式。
比如顶多让人吃两天的一斤粮食可以换两支营养剂,最少能吃四到六天,若是只维持基本生命,可以把这个时间拉长至九天,大大拉长普通百姓的生存时长。
而收回来的粮食不管是拿来接济在饿死边缘的从周边村子接收的灾民,还是用来支付修建暖房的工钱都正合用。
各个医馆内同样围了不少人。
新送来的药全部摆出来,由医馆内的伙计和学徒代为说明价格和功效。
不论是药丸,胶囊或是药粉,都是按一粒一颗出售,普通小毛病基本一粒药就能药到病除,严重一点的三到五粒即可。
每一粒药丸只要一百文钱!
百姓们刚开始得知这个价格都惊了。
“真的只吃一粒就能药到病除?”
“一粒药只要一百文,不是一百两!
?”
医馆伙计听得嘴角抽搐。
一百两,那是卖的人参灵芝吧。
伙计大声道:“不信的话你们可以买几粒回去试试。
我们医馆可是百年老字号,断不会拿虎狼之药糊弄大家,何况就算不相信我们,大家总要相信官府的权威吧?”
百姓们听后,这才半信半疑的将需要的药买了回去。
若是这些药当真有伙计说得这么神奇,那他们的确是赚了。
毕竟以前抓药动辄都是要花大几百文甚至一二两银子的,吃药也要吃个五到七天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见好。
若是一粒就能吃好,不但价格划算,还能大大减轻病人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