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唐请陛下称太子飞卢 > 第165章 他为何要救李世民(第1页)

第165章 他为何要救李世民(第1页)

(从本章开始主角名改为李承乾)

他一遍遍地复盘着太子当初的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怎么可能……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将天机,窥探到如此精准的地步?”

当整个长安城都为此事而风声鹤唳之时,风暴的中心,东宫,却是一片宁静祥和。

丽正殿内,熏香袅袅。

太子李承乾,正与当世大儒颜相时、书法大家欧阳询,探讨着他一手策划的“长安大学”的课程设置问题。

“二位先生请看,”李承乾指着面前草拟的章程,温和地说道,“本宫以为,求学者,当‘知行合一’。光学书本上的道理,而不去亲身实践,便如纸上谈兵,终究是空中楼阁,于国于民,皆无大益。”

“因此,本宫想在大学的学业考核中,加入‘实践课’这一项。无论是农学、工学、还是经义,学生每年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去田间地头,去工坊司局,去地方州县,将所学付诸实践。此项,要算入学分,作为评判其学业优劣的重要标准。”

“知行合一?实践课?学分?”

这几个闻所未闻的新鲜词汇,让颜相时和欧阳询这两位学究天人的大儒,都愣住了。他们细细品味着其中的含义,越想,眼睛便越亮。

李承乾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又抛出了一个更加重磅的炸弹。

“再有,二位先生所精通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乃是立身之本,是为‘旧学’,自然是大学的根本。但本宫以为,时代在变,学问也当与时俱进。”

他顿了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缓缓说道:“本宫近来,也潜心研究了几门‘新学’,分别是格物致理的‘物理’、探究万物变化的‘化学’、解析生灵奥秘的‘生物’,以及经世致用的‘数学’。这四门新学,也要作为必修之课,教给所有的学生!”

物理?化学?生物?

这又是什么学问?听都没听过!

颜相时和欧阳询二人,彻底被李承乾这一连串天马行空的想法给震住了。他们感觉自己穷尽一生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在太子面前,仿佛变成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

然而,震惊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敬佩!

他们虽然不懂这些“新学”究竟是什么,但“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及那份敢于开创学问新天地的魄力与远见,却让他们这些皓首穷经的读书人,感到由衷的折服。

“殿下……殿下之思,远迈古今!殿下之见,石破天惊!”欧阳询胡子都在颤抖,“老臣……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殿下圣明!”

颜相时也起身,恭恭敬敬地对着李承乾行了一个大礼:“有殿下在,何愁我大唐文教不兴!老臣,愿为殿下之马前卒,为这开万世之先河的大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在这时,房遗直在殿外求见。

颜相时与欧阳询识趣地告退,两人走的时候,还在激动地讨论着“物理化学”到底是什么。

房遗直快步走进殿内,他甚至都来不及行礼,便一脸狂喜地压低声音道:“殿下!九成宫的消息传回来了!成了!全都跟您说的一模一样!阿史那结社率谋反,被薛将军当场生擒,陛下龙体无恙,已经下令班师回朝了!”

面对这个足以震动天下的消息,李承乾只是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淡淡地“哦”了一声。

那平静的反应,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件“今天天气不错”的小事。

房遗直看着太子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恕臣愚钝,您……您是如何能知道,会发生这一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