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敲着桌子,提醒众人:“都沉住气,冷静。”
“这是她第一次试探性地流露脆弱,但戒心还在。
下一步,在她下次表达类似情绪时,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入‘压力分担’和‘未来规划’的概念,但必须包装成纯粹为她着想。”
张超等人仿佛已经看见,那几亿美刀在向他们招手了。
成员们激动地来回踱步,这真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鱼。
“小王,立刻给我深度挖掘DavidLin那家公司的财务公开信息,找几个点。
下次聊天时‘不经意’地透露一点专业见解,要让她觉得‘徐远’在金融领域是真有料且靠谱的。”
“阿杰,准备一套‘全球经济波动下,高净值人士资产保全与温和增值’的话术,要绝对专业,绝对看不出推销痕迹。”
张超和他的核心小组已经连续奋战数日,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名为“苏倩”
的终极目标上。
几天后,又是一次“偶然”
的对话。
【苏倩】:律师团队又在催问一批股权变现后的资金处置方案,选项很多,看得人头晕。
【徐远】:
这个时候确实容易决策疲劳。
如果不介意,我可以从几个基础维度帮您梳理一下?
纯粹从朋友角度,您完全不必有压力。
【苏倩】:哦?徐先生还懂这个么?愿闻其详。
张超的团伙觉得有戏,立刻组织人手写了一段条理清晰极度专业的文字,分析了流动性、安全性和潜在收益的平衡。
【徐远】:……当然这些都是理论。
像我之前服务的一些家族办公室,他们会更青睐于利用一些市场小幅波动的机会进行短线对冲。
虽然利润不高,但贵在稳定。
能提供持续的正向现金流,缓解短期压力。
不过这些都需要极强的执行力和信息渠道。
【苏倩】:短线对冲?听起来很复杂。
您说的‘小幅波动’和‘信息渠道’是指?
【徐远】:这个说起来就有些枯燥了。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国际外汇市场每天微小的汇率差,通过高频、大量的自动化交易来积少成多。
至于信息渠道……这涉及一些商业机密和圈子里的信任背书,不太方便在线上细说。
请理解。
【苏倩】:明白了。
谢谢您的坦诚。
聊天在此处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