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会议上,赵廷文的声音沉稳而极具分量:
“重大项目,法治保障是基石,风险防范是底线。”
他明确支持:
“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独立联合调查组,对‘新丝路项目临昌段’进行全面、彻底的专项审计与合规检查!”
最后一句,掷地有声:
“发现问题,无论涉及谁,一查到底!”
规则铁拳砸向敌人的同时,对方允团队的保护已升至最高密级:
临昌警方“突然”且显著加强了对项目组驻地及办公区的巡逻密度。
项目总包方“主动”为方允团队增派的数名“项目安保专员”,皆是精锐。
他们便衣融入,看似寻常,眼神却如鹰隼,确保方允及核心成员24小时处于滴水不漏的安全网中。
在针对方允的污蔑甚嚣尘上时,最权威的声音适时降临:
《法治日报》头版刊发深度报道,《新丝路上的法律卫士:记奋战在重大工程一线的青年律师团队》。
官方最高喉舌的正面定调,如同破晓之光,瞬间涤荡网络阴霾,重塑清朗。
风暴的齿轮一旦启动,便以摧枯拉朽之势碾过临昌:
组织巡查组进驻在即的消息传来。
审计署专项审计组闪电般封存宏远建设所有账目。
周鸿德被上级紧急召去“汇报工作”,自此多日杳无音信。
整个临昌g场瞬间风声鹤唳,噤若寒蝉!
之前推诿刁难的部门,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
孙科长主动致电方允,语气前所未有的“谦恭”与“高效”,柳溪村补偿款“即刻拨付”,那份强加的“确认书”仿佛从未存在。
财政局的“铁算盘”刘局,对方允团队后续的合规材料一路绿灯全开,效率堪称神速。
宏远建设内部,更是如末日降临:
钱总监收起了所有锋芒,对补充协议条款“恳请重新协商”。
周景行那温煦儒雅的假面彻底碎裂。
他最后一次约见方允,试图做苍白无力的“解释”与“挽回”,却被方允冰冷而坚决地拒之门外。
看着她毫无动摇、甚至带着一丝了然和蔑视的眼神。
周景行终于明白,他精心构筑的堡垒,在强大的规则力量碾压下,已然土崩瓦解。
他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恐慌和绝望。
此刻,方允静立于酒店窗前。
楼下,训练有素的安保身影清晰可见;耳边,是陈宴辞告知巡查组明日抵达的沉稳声音;手中,是那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法治日报》头版报道。
窗外,临昌的天空依旧乌云低垂。
但她心中无比澄澈。
这场于规则框架内精准掀起的雷霆风暴,已彻底扭转乾坤,廓清寰宇。
最后的阴霾,不过是强弩之末。
而他们,作为法律的利刃,将在风暴过后的废墟之上,给予敌人最终的、公正的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