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次课堂的授课老师第一时间与文汇报联系,推荐发表这首诗,可是小姜同志坚持认为,她只是总结你的发言,不配以作者的身份发表,如果一定要发表,作者应该署你的名字。
这种事情以前都没有发生过,所以他们才给我打电话,让我询问你的意思。
”
陈凡这时终于回过神来,他正色说道,“这首诗既然是出自她之口,理所当然她才是作者,哪有署我名字的道理。
”
他心里不禁有些感慨,终究还是埋了顾诚,虽然不是自己动手,却与自己有关。
再想想姜甜甜竟然能整理出这句话,可见还是有些文学天分,又不由得为她高兴。
顿了一下,陈凡继续说道,“如果文汇报编辑部的老师们认为可以发表,那就用姜甜甜的名义发表,不要写我。
至于她那边,等一下我会给她打个电话,……”
他忽然有些犹豫,“她现在是在学校,还是编辑部?”
巴老,“还在学校。
”
陈凡笑道,“行,待会儿我就去打电话。
”
巴老笑着点点头,“好。
”
说完之后,便拍拍他的肩膀,“你自己有文学天赋,推荐的人也不错,倒是有几分文坛前辈的样子。
”
陈凡咧嘴尬笑,“说"举贤不避亲"也能过得去。
”
巴老哈哈一笑,“听说小姜正在向学校申请,要办一本文学校刊,这件事我会让人关注。
”
陈凡顿时大喜,“那就麻烦您了。
”
巴老挥挥手,迈着大步离开。
这时何青生一下子跳过来,正色说道,“你跟那个姜甜甜同志是什么关系?对她有多了解?”
陈凡眨眨眼,略带迟疑地说道,“你想找她约稿?”
“当然啊。
”
何青生两手一拍,理直气壮地说道,“单单这首诗,她就有资格加入作协,到时候我来当她的推荐人,你带她入会,有作品内投,多好!
”
陈凡抿抿嘴,“可是,她现在是复旦的学生,您……抢得过巴老?还是能抢得过上海作协?”
何青生脸色一垮,转身继续去看书稿,连话都不想说。
陈凡耸耸肩,去给姜甜甜打电话。
先到前台做登记,再进通讯房,关上房门坐到电话机前,拿起电话先拨“113”,这是长途电话台,打长途都要先拨这个号码。
尽管113长途台有几百名话务员,这时候依然要等。
接通之后,再报单位电话号码,这里就是求实杂志社招待所,号码贴在桌面上,报完之后,还要报单位账号,比如“账号189”,一切核对通过之后,才可以报要拨通的电话,比如“上海86267,回电话50869”,然后就挂机等待。
比起去邮局打电话,这一套程序都让通讯员代劳了,自己只要填了表、交了钱,然后坐着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