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城其实一样对她一见倾心。
但他是个极具野心的人。
压制了自己的感情,将她献给敌国国君辰轩。
父亲无法。
他只是个普通人,在这封建乱世,拦不住皇权,也护不住女儿。
最终,他只送了女儿一块竹简。
那是写书的竹简。
聪慧如慕茗,自然懂得:这是父亲让她时刻记得自己读过的书,从万卷书中寻求智慧;同时,也是在隐隐告诉她,史书由皇权书写。
是啊,史书由皇权书写。
而且是胜利的皇权。
所以,多少亡国后妃,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成为祸国妖妃。
慕茗自然不是祸国妖妃。
她不想为祸,也不妖。
可显然,自家国主赫连城就是那么定义自己的。
而辰轩的反应,也让赫连城的一切盘算有了可能。
好在,慕茗看了很多很多书,在万卷书里,还真悟出了一些道理。
比如,大智若愚。
那么,自己何妨来一场:大仁若妖。
她读着“仁义礼智信”
长大,自然是仁慈。
尤其,对于芸芸蚁民,更是充满怜悯。
她很清楚:底层芸芸蚁民,就跟自己一样,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被皇权支配。
甚至,他们跟自己一样,想要的不多,唯有“平安”
二字而已。
我平安、你平安。
自己和家人爱人友人都平安。
这就足够了。
哪怕日子苦一点,都没关系。
我可以忍。
所以,自古就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的说法。
所以,慕茗怎舍得夺走他们的太平?
祸国妖妃不要紧。
这些身后虚名她可以不在乎。
但,“祸国”
二字,下面埋藏了多少白骨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