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怎么会赶你走,但经史子集方面为师也不精通。
将来如何在科举夺魁?为师是你的启蒙恩师,但你不可能只有为师一个夫子。
我已帮你联系好关山书院,那里才是科举仕子的摇篮,到了那后一定要发奋读书,家中一切不用担心。”
赵平安,如今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山村小子,关山书院的大名他也是知道的。
能去那里读书,他心中自然愿意,可一想到要离开家,离开韩玉,又生出不舍。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更何况你只是去求学而已,又不是不能回来,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才是对我和你爹娘的最好报答。”
“多谢夫子。”
赵平安眼圈泛红,恭恭敬敬的对韩玉跪了下来。
“今后叫我老师吧,和景润他们一样。”
韩玉盯着他看了会儿,嘴角一笑说道。
“是,老师。”
赵平安满脸激动。
夫子和老师的意思虽然大概相同,可所含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夫子可以有多个,但老师只能有一个。
赵峰夫妻二人,得知韩玉安排儿子去关山书院后,纵有千般不舍也不敢多言。
一来韩玉如今是王爷,他们这些人都是他的子民。
二来,能进入关山书院学习,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也没有拒绝之理。
期间,韩玉还去了一趟自己府邸的所在之处,就在距离小河村后面。
堂堂一字平天王的王府建在这地方,也实在是难为这些人了。
韩玉特意去问了下,他们的待遇如何。
这些被征召而来的民夫都很高兴,称从没遇过这样的事。
不仅管两顿饱饭,还有银钱可拿,也没有监工动辄打骂,他们都很感激韩玉。
这些人脸上的笑容骗不了人。
听到这话,韩玉心中十分欣慰。
在韩玉紧锣密鼓做这些事时,京城方面也终于接到了刘丈送过来的书信。
“徐爱卿,元正的建议可行否?”
上书房内,李存世和徐常刚刚看完折子。
喜欢隐居山林的我竟成了帝师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隐居山林的我竟成了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