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似乎看?不懂他的拒绝,接着说:“若是大哥有需要,三郎可以助你把这一班贤臣猛将?召回京师,辅佐你处理朝中大小事务,造福万民,还有这几本,”
李成?器惊讶:“还有啊?”
李隆基好笑的说:“当?然了,这才多少,”他一样一样指给李成?器看?,“这是军需,这是户部……”
李成?器只?觉得怀中的这些册子沉重无比,不得不打断他的滔滔不绝:“这些册子大哥会慢慢参详。”
李隆基正?色道:“国家大事急如星火,贵为国君就要了解天?下大事,了解京城百官,了解地方州县,了解他们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水利疏导、地质、税收、刑法……”
宋王之前就对这些事都不太上心,更没有李隆基小小年?纪就志在天?下的宏愿,所以他是个典型的闲散宗室,有钱有闲,日子怎么悠然自得怎么来。就算他父亲当?了皇上,对于立太子一事,宋王也采取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全凭父皇安排。
突然之间,李隆基说的这么沉重,他不由得心生抵触,李隆基每说一样,宋王的表情就多担忧一分,最后甚至有些不堪重负了。
李隆基的态度看?起来忧国忧民,全都是为大哥为了国家着想,可是此刻说出来多半是恐吓。他看?到宋王一点点萎靡下去的神?情就更加的满意?了。
宋王跟他不同,看?到这些册子都头疼,更别说要做到什么了如指掌。
平王越是这样平淡的诉说这些国君的责任,宋王越觉得自己不如平王多矣。
等到李隆基终于把他带来的这些册子的大致内容都说了一遍,“这些册子你今天?都要了解熟知?,明天?我会将?三公三师的资料拿给你。”未尽之语十分明显,这种东西日后只?会更多。
李成?器看?了看?手中的这些重如千钧的册子,再看?了看?案子上那幅写意?山水画,心中剧烈的动摇起来。这么看?来,未来国君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李隆基满意?的离开了宋王宫,若是不论出身和他人的支持,单只?论个人能力的话,他从来不认为宋王会比他强,两人之间明显他才更适合做那个未来国君。
李隆基的刺激对李成?器来讲不可谓不大,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决定,等父皇问起的时候,不论父皇是否决定,他都要一力推举三郎为太子,这样才能保全他的悠闲自得,比起三郎的忧国忧民,看?来他真的不是那块料。
在那之前,他先接到了太平公主?邀请:“姑姑相邀成?器,不知?道有何?要事?”
太平公主?也不想拐弯抹角,对宋王说:“成?器,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想向?皇上推举三郎做太子,是不是啊?”
李成?器一惊:“什么都瞒不过姑姑,我自知?文韬武略不及三郎,更没有他那么多的精力放在治国之上。”
太平公主?神?色淡然道:“可是你知?道吗?重茂他死了。”
李成?器变色道:“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怎么会……”
李重茂正?是中宗李显的庶子,因为好掌控才被韦后推举上位,好方便她临朝听政。也太平公主?亲手拉下来的上任皇帝,让位李旦之后复封为温王,回封地安养。
太平说:“是刚刚发?生的事,你还没有收到消息也不奇怪,不过应该也快了,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李成?器:“莫非……莫非姑姑知?道?”他心中有所猜测,温王虽然是让位,但他毕竟是李唐嫡出的另一支,是正?统皇帝,若说最容不下温王的,自然就是如今的掌权人了,还能是怎么死的,跟身边的人脱不了关系。而且他听说太平公主?杀伐果决,之前就曾经下令不准温王离开,是三郎力保,温王才得以离开京城去往封地。
太平公主?已经看?穿了他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的猜测,说:“我的确曾经对李重茂下过杀令,不过被你的好弟弟否决了,于是我也想放重茂一马,毕竟他只?是个孩子。可是谁曾想到却秘密收到他的死讯,你以为是谁动的手?是本宫吗?是的话,本宫也不会今天?跟你说这个。我做事一向?光明磊落,当?初说要斩草除根,就的确动了斩草除根的心思。不过本宫说放了他,也没再想过要背地里暗施毒手。你以为他现?在为什么死了?当?真应该问问三郎,也许是他觉得他十拿九稳可以做太子了,不久之后就可以登上皇位,李重茂自然没有在活着的必要。”
李成?器:“啊?姑姑意?思是说,是三郎做的?!”
太平说道:“成?器,你我毕竟也是姑侄一场,我不想看?到你步重茂后尘,落得个同样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在开口为他人做嫁衣裳之前,你最好想清楚,让你力保让你举荐的人,值不值得你放弃大好前途,付出性命为代?价。你本是聪明人,却偏偏爱懒惰装糊涂,之前宋王妃被龙武军不依不饶,想必你也知?道是谁的手笔,除了三郎谁还指挥得动他的任中郎呢。”
太平也就言尽于此了,至于他到底听没听得进去,这也只?能让李成?器自己领受。
太平说完这些就打发?他走了,她今天?不是软言相劝李成?器的,何?况李成?器这个有些懦弱的性格劝也没用,要想左右他的决定就是要吓得住他,那她就把残酷的事实揭露给他知?道。
李隆基这种人可以表面上大仁大义,当?太平公主?说要处死李重茂的时候,极力反对。可是等天?下真的落到他手里,第一个容不下李崇茂的就是他李隆基。涉及到他自己利益的时候,就是双重标准了,也绝对不会妇人之仁。
李重茂的确死了,本来应该死在开元二年?,在李隆基登上皇位后。因为李隆基早就把这个堂弟视为眼?中,不拔不快。太平只?不过是做了一把推手,就让他把速度提前。
李隆基明里暗里卖好,实则口蜜腹剑的伪君子行径,宋王那个榆木脑袋恐怕总会自欺欺人看?不透。
李成?器也有自己的思量,若是论起兴趣爱好,他真的没有太大的志向?。也许是和父亲李旦一样在武皇时期受软禁打压的日子长了,性格偏懦弱无为,那个时候活下来的李家子孙自有一套处事方法,觉得唯有这样才能自保。
可是上次他的王妃被龙武军当?场逮着,而且过后又在皇上和嫔妃公主?面前被证实不顾宫规执意?要偷看?试穿太子妃的礼服。这件事情上若说没有三郎的影子,李成?器确实不信的。
若是他退让,能换来弟弟的感激和照应,日后明君贤王那也罢了。若是有一天?,李隆基真的觉得他威胁到自己也来一个斩草除根,那他李成?器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这辈子也就太懦弱无能了。
两人本不是同母所生,若论有多深的兄弟情分也是未必,何?况早年?在他们未成?年?之前就被分开幽禁。今天?经过太平公主?的这一番提醒,等到李隆基登基之后,会不会放过自己,李成?器也不那么肯定了。
李成?器明知?道太平公主?今天?找他来说这些话摆明了是在挑拨离间,可是也不得不往太平公主?的套子里钻。因为他深知?姑姑的个性,就算使坏也是光明磊落,她做了的事情就不怕对人说,向?来是明火执仗无所顾忌,因为以她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以她当?今大唐公主?的骄傲,根本不屑于去做那些栽赃陷害的事,那不是她的行事风格。
这天?下午,李旦就于城门楼召见平王和宋王,想探探两个儿子的态度。
宋王本来会在此时力推荐弟弟平王为太子的,这次他却没有那么做。
皇上不知?道宋王心里在矛盾些什么,但是他也看?得出来,李成?器似乎并没有完全退让的意?思,两个儿子虽然言语间互相谦虚,却似乎也都各有心思。这与?他之前预料的不符,本来以为,两个儿子已经达成?共识,没想到还是各有心思的。面对这样的局面,反倒是李旦踌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