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生)
生大黄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四顺清凉治秘结,大便不通毒火烈,白芍当归大黄草,急急煎服效最捷。
八正散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栀子仁
大黄
甘草(生)
木通
滑石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八正散治小便秘,车前瞿麦与萹蓄,栀子大黄木通草,更入滑石煎成剂。
泻泄
痘疹初热时出现泄泻,先用柴苓汤;若是脾虚冷泻,用木香煎剂;若泄泻物色黄且酸臭,用胃苓汤治疗;痘疹灌浆时出现虚滑泄泻,用豆蔻丸。
【注释】痘疹病症既不希望出现二便秘结,更忌讳泄泻。痘疹刚开始出现泄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通的作用,火热之邪可通过泄泻得到缓解。但如果泄泻严重,那就是邪气侵入肠胃,逼迫肠胃导致传化功能失常,宜用柴苓汤主治。痘疹起胀时泄泻,伴有手足冰冷,痘疹不能顺利起发,颜色淡白,这是冷泻,用陈氏木香散主治。如果出现腹部胀满、厌恶食物,泄泻物色黄且酸臭,手足心发热,面部发红、痘疮色红,这是胃热导致的泄泻,用胃苓汤主治。尤其在痘疹灌浆阶段,泄泻问题更为关键,因为痘疹发展到此时,津液已经衰竭,脾胃也已虚弱,若再加上泄泻,就会引发各种变证,此时应赶紧用豆蔻丸主治。
柴苓汤
黄芩
半夏(姜炙)
白术(土炒)
甘草(生)
赤茯苓
猪苓
泽泻
柴胡
以生姜、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痘形未见先泄泻,柴苓疏利功最捷,芩半术甘赤茯苓,猪苓柴胡共泽泻。
陈氏木香散(方剂见“厥逆”相关内容)。
胃苓汤
陈皮
厚朴(姜炒)
赤茯苓
苍术(米泔水浸、炒)
猪苓
泽泻
白术(土炒)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