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肺肾两虚病,肺痿咳血欲成劳,二冬二地人参共,保元生脉脾同调。
【注释】人参固本汤、丸,其药物组成为人参、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在该方基础上,再加入保元汤中的黄芪、炙甘草,以及生脉饮中的五味子,将这三个方剂合为一方,称作保元生脉固本汤。“同调”,指的是共同调理脾、肺、肾三条经脉的虚损。
逍遥散
逍遥理脾而清肝,血虚骨蒸烦嗽痰,寒热颊赤胁不快,妇人经病脉虚弦,术芩归芍柴薄草,加味栀丹肝热添,肝气滞郁陈抚附,热加吴萸炒黄连。
【注释】这个方剂,是由白术、茯苓、当归、白芍、柴胡、薄荷、甘草组成。如果是肝气有热,依照该方加入炒栀子、丹皮,方剂就名为加味逍遥散。若肝气滞,就加陈皮;肝气郁结,加抚芎、香附;肝气郁而化热,加吴茱萸、炒川黄连。只是薄荷只适合用少许作为药引,不适合多用。
痨瘵总括
痨瘵这种病症,若存在阴虚且体内有干血,或者阴虚伴有积热,就会出现骨蒸潮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肌肤如同鳞甲交错般粗糙干涩,眼睛黯黑没有光泽。如果患者在疾病初期身体还较为健壮,或者久病但没有泄泻症状,都应当首先采用攻下之法进行治疗。
【注释】长久患病的痨病被称作瘵。“瘵”的意思是衰败,即气血两方面都衰败。对于有阴虚且体内存在干血,以及阴虚伴有积热的情况,应当使用各种补阴药物来治疗。“肌肤甲错”,说的是皮肤干燥粗糙。“目黯黑”,指的是眼睛黯黑没有光亮。“始健”,指疾病刚开始时患者身体还算强壮;“不泻”,指患病时间久了但没有泄泻症状,这两种情况都可以把攻下之法作为首要的治疗手段。
痨瘵治法
痨瘵患者一旦发展到出现泄泻,就必定会死亡。如果没有泄泻且能够进食,还可以承受药物的攻伐治疗,所以尚有痊愈的可能。初次使用攻下之法后,应当详细审察热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如果热邪严重且患者体质强壮,适宜服用柴胡清骨煎。如果热邪不严重且患者体质虚弱,适宜服用黄芪鳖甲散。如果热邪轻微且患者体质虚弱,适宜服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如果皮肤表面发热,就加入柴胡、胡黄连。如果感觉骨头里面有热,就添加青蒿、鳖甲。午后出现阴虚发热,适宜服用各种补阴的丸剂、汤药。阳虚而怕冷、身体清瘦的,适宜服用各种补阳的丸剂、汤药。咳嗽不停的情况,参照咳嗽病症的方剂斟酌选用进行治疗。出现咳嗽咯血的,适宜使用现成的方剂太平丸。
【注释】痨瘵患者,病情发展到出现大便泄泻,就必定难以救治。如果没有泄泻且能够进食,身体还可以承受药物治疗,所以尚有治愈的机会。初次使用攻下疗法之后,审察热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热邪严重且患者体质强壮,适宜使用柴胡清骨煎。热邪不严重且患者体质虚弱,适宜使用黄芪鳖甲散。热邪轻微且患者体质虚弱,适宜使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皮肤表面发热,加入柴胡、胡黄连。骨头里面有热,添加青蒿、鳖甲。午后阴虚发热,适宜使用各种补阴的丸剂、汤药。阳虚怕冷、身体清瘦,适宜使用各种补阳的丸剂、汤药。咳嗽不停,参照咳嗽病症的方剂斟酌选用进行治疗。咳嗽咯血的,适宜使用现成的方剂太平丸。
大黄?虫丸
大黄青蒿煎
传尸将军丸
干血大黄?虫治,积热蒿黄胆便煎,癸亥腰眼灸七壮,后服传尸将军丸。
【注释】大黄?虫丸有已成型的方剂。大黄青蒿煎,是用青蒿、大黄,加上猪胆汁、童便煎熬而成。痨瘵病如果历时很久,体内可能滋生恶虫,患者身死之后,这种病症很容易传染他人,甚至可能导致全家都被传染,这种情况叫做传尸痨。针对传尸痨,适宜在癸亥日艾灸两侧腰眼穴位,各灸七壮,之后服用传尸将军丸。这个方剂记载在《丹溪心法》这本书中。
柴胡清骨散
清骨骨蒸久不痊,热甚秦知草胡连,鳖甲青蒿柴地骨,韭白髓胆童便煎。
【注释】这个方剂由秦艽、知母、炙甘草、胡黄连、鳖甲、青蒿、柴胡、地骨皮、韭白、猪脊髓、猪胆汁、童便组成。
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虚劳热,骨蒸晡热渴而烦,肌肉消瘦食减少,盗汗咳嗽出血痰,生地赤芍柴秦草,知芪菀骨半苓煎,人参桂桔俱减半,鳖甲天冬桑倍添。
【注释】该方剂由生地黄、赤芍、柴胡、秦艽、炙甘草、知母、黄芪、紫菀、地骨皮、半夏、茯苓、人参、桂枝、桔梗、鳖甲、天冬、桑白皮组成。
自汗盗汗总括
自汗是因为表阳虚而怕冷,阳实会出现蒸蒸发热且汗出不止。盗汗属于阴虚,需分心虚不固和火伤阴两种情况。
【注释】没有缘由地出汗,称作自汗。自汗表明表阳虚弱,出汗时就会厌恶寒冷,适宜使用后面的方剂。如果出现像热气蒸腾般发热,出汗却不厌恶寒冷,那就是里阳实证,适宜用调胃承气汤泻下。睡觉时出汗,醒来后汗就停止,这叫做盗汗。盗汗是由于阴虚导致,应当分辨是心气虚不能固摄,还是心火灼伤阴液所引起。
黄芪六一汤
玉屏风散
黄芪建中汤
自汗表虚黄芪草,玉屏风散术芪防,气虚加参阳虚附,血虚黄芪建中汤。
【注释】黄芪六一汤,由黄芪六钱、甘草一钱组成。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这两个方剂都用于治疗表虚自汗。如果伴有气虚症状,可加用人参;若有阳虚症状,可加入附子。如果患者既不恶寒,也没有气短的情况,那么属于血虚,不可使用人参、附子,此时适宜用黄芪建中汤,该方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小建中汤的方剂记载在伤寒相关内容里。
当归六黄汤
酸枣仁汤
盗汗心火下伤阴,归芪二地柏连芩,心虚酸枣芍归地,知柏苓芪五味参。
【注释】当归六黄汤用于治疗因心火灼伤阴液所导致的盗汗,其药物组成是当归、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与熟地黄。酸枣仁汤则是治疗因心气虚不能固摄而引起的盗汗,该方由酸枣仁、当归、白芍、生地黄、知母、黄柏、茯苓、黄芪、五味子、人参组成。
失血总括
九窍同时出血称作大衄。鼻子出血叫鼻衄,鼻出血如泉水般涌出叫脑衄。耳朵出血叫耳衄,眼睛出血叫目衄。皮肤出血叫肌衄,牙齿出血叫齿衄,也叫牙宣。体内出血,随涎咳出的血与脾有关,随唾而出的血与肾有关,咯出的血与心有关,咳出的血与肺有关,呕出的血与肝有关,吐出的血与胃有关。尿血从精窍而出,淋血从膀胱而出。便血源自大肠,吐血来自胃。
【注释】九窍同时出血,叫做大衄。鼻子出血,称为鼻衄。鼻出血像泉水一样,叫做脑衄。耳朵出血,叫做耳衄。眼睛出血,叫做目衄。皮肤出血,叫做肌衄。牙齿出血,叫做齿衄,又叫做牙宣。这些都是依据出血部位来命名衄血。如果血从口中出来,那就是内衄。内衄出血时,随涎咳出的血来自脾,随唾而出的血来自肾,咯出的血来自心,咳出的血来自肺,呕出的血来自肝,吐出的血来自胃。尿血从精窍流出,淋血从膀胱流出。呕吐的区别在于,呕会伴有上逆漉漉的声音,吐则没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