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英烈传作者 > 第356章 长宁十二年春渤海潮暖待归人(第2页)

第356章 长宁十二年春渤海潮暖待归人(第2页)

渤海归巢:故园春暖续新篇

三月末,龙天策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渤海湾。

远远地,秦王府的轮廓在海雾中若隐若现,熟悉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暖意,吹拂着他花白的须发。

“祖父,到家了!”龙问天兴奋地喊道。

龙天策勒住马,望着那片熟悉的土地,眼眶微微湿润。离开时,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归来时,已是杏花盛开的暖春。短短数月,却仿佛隔了一个漫长的时代。

秦王府的大门早已敞开,玉倾城、罗嘉儿、紫绮儿、朱丽娜、宋雨菲、宋紫绮、藤原纪香等妻妾,早已站在门口等候。看到龙天策的身影,她们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回来了。”玉倾城走上前,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缰绳,眼中的关切与温柔,一如当年。

“回来了。”龙天策笑着点头,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一片温暖。

“可把我们担心坏了。”罗嘉儿走上前,捶了他一下,“听说辽东打得很凶,你这把老骨头,可得悠着点。”

“放心,死不了。”龙天策笑道,“还等着喝你们酿的新酒呢。”

宋紫绮拉着藤原纪香,好奇地打量着龙问天:“问天,快给我们讲讲,辽东是不是很有意思?高句丽的姑娘漂亮吗?”

龙问天被问得脸一红,挠了挠头:“战场很凶险,但百姓……很淳朴。”

众人一阵哄笑,簇拥着龙天策走进府中。

庭院里,玉倾城新栽的海棠开得正艳;廊下,罗嘉儿晾晒的草药散发着清香;紫藤架下,紫绮儿和朱丽娜正在教宋雨菲和藤原纪香下棋;厨房里,飘来阵阵饭菜的香气——那是宋紫绮学着做的渤海特色海鲜羹。

一切都还是离开时的模样,却又多了几分久别重逢的温馨。

养老岁月:烟火人间最是真

回到渤海的日子,平静而充实。

龙天策彻底放下了军务,每日里,除了清晨打一套太极(这是玉倾城教他的,说是能强身健体),便是陪着妻妾们游山玩水,享受天伦之乐。

他会和玉倾城一起,在书房里练字作画。玉倾城画渤海的海景,他便在一旁题诗;他写西南的往事,玉倾城便在一旁研墨。

他会跟着罗嘉儿,去药圃里侍弄那些从西南带来的草药,听她讲每种草药的药性与故事。偶尔,他也会亲自下厨,做一道当年在军营里学会的“行军菜”,虽简单,却带着别样的滋味。

他会和紫绮儿一起,核算王府的账目,听她讲渤海的商情与民生。对于辽东的治理,他虽不再直接插手,却会时常过问朱宝山送来的奏报,在必要时给出一些建议。

他会陪着朱丽娜,去海边散步,听她说白族的传说;也会听藤原纪香讲倭奴国的风土人情,对这个东瀛邻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宋雨菲打理的女子学堂,已经在渤海颇具规模,龙天策会偶尔去学堂看看,给孩子们讲一些浅显的历史故事,看着他们求知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

宋紫绮则依旧是那个活泼好动的“小魔女”,时常缠着他,要学当年平定西南时的战术,他便耐着性子,在沙盘上给她演示,看着她时而蹙眉、时而兴奋的模样,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龙问天则在他的教导下,一边学习经史子集,一边熟悉渤海的军政要务,渐渐褪去了青涩,有了几分少年老成的模样。

闲暇时,龙天策最爱做的,还是带着一家人,乘一叶扁舟,在渤海湾里垂钓。

海风拂面,浪花朵朵,远处的渔船点点,近处的孩子们嬉笑打闹。他坐在船头,握着鱼竿,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妻妾们,心中一片澄澈。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早已翻过了金戈铁马的篇章。如今的“新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叱咤风云的传奇,只有这柴米油盐的平淡,这家人环绕的温馨,这烟火人间的真实。

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圆满的“续写”?

渤海的潮起潮落,见证着他的归来;庭院里的花开花落,记录着他的晚年。属于龙天策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主角不再是那个铁血将军,而是一个安享晚年的老者,在渤海的暖阳与海风中,书写着属于他的,最平凡也最动人的新篇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