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看到这位年轻的观察使,不摆架子,不畏艰苦,真心实意为他们办事,也都打消了疑虑,积极参与到治水工程中。曾经因为被克扣工钱而消极怠工的民夫,如今主动加班加点,说:“龙大人为我们拼命,我们也不能偷懒!”
三个月的时间,浙西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全民治水的热潮。
河道被疏通,洪水渐渐退去,露出了肥沃的土地;新修的堤坝,高大坚固,像一条巨龙,守护着两岸的百姓;临时安置点里,有了炊烟,有了笑声,孩子们开始在空地上追逐嬉戏。
治水期间,龙问天还顺带解决了一个“副产品”——水匪。
这些水匪,多是乱世中失去生计的流民,聚集在湖泊、河道中,靠劫掠过往船只和灾民为生,让百姓苦不堪言。龙问天利用治水的间隙,调动地方驻军,摸清了水匪的巢穴,趁其不备,一举将浙西境内的三股水匪全部剿灭,擒获匪首二十余人,解救了被劫掠的百姓数百人。
百姓称颂:新篇章里见青天
三个月后,秋高气爽。
浙西的水患,彻底平定。
河道畅通,堤坝稳固,灾民得到妥善安置,许多人开始返回家园,重建房屋,准备春耕。浙西大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甚至比灾前更加井然有序。
龙问天站在新修的堤坝上,看着脚下奔腾却温顺的河水,看着远处田地里忙碌的百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龙大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带着一群百姓,捧着一面锦旗,走到他面前,锦旗上写着四个大字:“青天在世”。
“龙大人,您是浙西百姓的再生父母啊!”老农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我们代表浙西数十万百姓,给您磕头了!”
“老人家快快请起!”龙问天连忙扶起他,“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
“不!”老农激动地说,“您不仅为我们除了贪官,还治好了水患,剿灭了水匪,这样的好官,我们这辈子都没见过!”
百姓们纷纷跪倒,山呼“龙大人万岁”,声音洪亮,回荡在浙西的天空上,充满了感激与爱戴。
龙问天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了祖父龙天策的教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做到了。
新篇永续:少年锋芒照前路
长宁二十四年春,龙问天接到秦武的旨意,召他回神都复命。
离开浙西的那天,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夹道相送,从衢州城一直到城外十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鸡蛋、干粮,往龙问天的马车上塞,哭着喊着,希望他能留下。
“龙大人,您一定要回来啊!”
“我们等着您!”
龙问天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一张张淳朴而感激的脸,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自己在浙西的三个月,不仅治理了水患,更赢得了民心,而这民心,才是大唐最坚实的根基。
他回头望了一眼浙西的方向,那里,新修的堤坝在阳光下闪着光,那里,百姓的笑声在春风中回荡。
属于浙西的新篇章,已经开启。
属于龙问天的新篇章,也更加清晰——他将带着浙西的经验,带着百姓的期望,回到神都,继续为吏治清明、百姓安康而努力。
属于秦武和大唐的新篇章,也因为这场浙西的风波,因为龙问天的锋芒,而增添了一抹更加明亮的色彩。
马车驶离浙西,奔向神都,留下身后一片欣欣向荣的土地,和一段关于少年观察使治水安邦、赢得民心的传奇。而这传奇,将成为“续写新篇章”中,最动人的一笔,永远镌刻在浙西的史册里,镌刻在百姓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