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武文弄沫笔趣阁 > 第42章 大学生了(第4页)

第42章 大学生了(第4页)

但是,庞大的职工人数并不能完全执行集团所需要的政策和任务。

集团缺干部,缺少有文化、有经验、有潜力、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而不是现在这些老干部。

车间缺工人,同样缺少有文化、有经验、有潜力、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工人,而不是现在这些老工人。

《三年计划》中早就定下了,70年要实现全集团工业企业技术和产业变革,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通通要完成更新换代,老工人很多都不适应甚至无法操作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

不否认这些老工人有着几十年的宝贵工作经验,但对于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的现代化车间来说,他们真成了累赘,是落后的存在。

有些老工人悟性很强,学习能力也很强,在集团技术处组织的学习培训中就完成了新工艺的学习考核。

这些老工人则成为了技术更新迭代后现代化车间的中流砥柱。

那些无法适应和完成新工艺培训学习的老工人自然而然要被淘汰掉。

他们做不好生产工作,总不能再去车间里添乱,要把位置让给即将毕业的第一批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新时代、现代化、年轻化工人。

这些年轻人可能不及老工人有经验和手艺,但他们有活力和潜力,更具有服从性和学习能力,这些综合实力尤为重要。

但即便红星钢铁集团有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学校,可对于优秀人才,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无一不是学校精心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

你看后世一个大学有多少人,一两万很正常吧?

你知道这个年代的正经大学有多少学生吗?一两千都算是多的。

没扩招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李怀德宁愿要这些白纸一张的大学生,也不愿意要上面协调的干部。

大学生招进来好好培养就是具有强烈归属感的自己人,那些干部又有几个是奔着建设集团工业来的?

甚至有不少是来镀金和摘洋落的,李怀德对于这一点十分的抗拒。

可抗拒也没有办法,就算这一次能招很多的大学生,可终究不能实现培养一年就完全支撑起集团的架构。

现在叫红星钢铁集团,但实际上不算集团,还只是红星厂。

因为正式的文件只有归属部里管辖,今年是组建的过程,距离真正实现集团化,称为红星钢铁集团还得半年。

但当集团正式成立,集团机关搬迁至新办公楼的时候,这些空出来的岗位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补齐。

你说十六家企业兼并过来的干部有很多,足够红星钢铁集团用了。

咋可能呢,这十七家兼并过来的工业企业干部对于红星厂来说吃不下,撑得慌,但对于已经发展了两年多,即将成为集团型企业的红星钢铁集团根本不算什么。

前面已经说了,集团不缺普通干部,缺的是能用和得用的干部。

从上往下说,集团的班子现有十一人,你觉得就够用了?

怎么可能呢,真正实现集团化,业务干部和组织干部要分流,总经理是业务主管,管委会主任是组织主管,最终是要形成董事会决议制的。

不是所有的副总都能上会,也不是所有的组织负责人都能上会。

业务领导会越来越多,至少会出现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等。

管理层都是如此,大部室经理有正副,副经理现在是两个,未来至少也得有三个,部室如此,处室呢?

处室总监一正三副,科室主管一正三副,再加上工作人员。

现在的机关人数接近于饱和,但会在不断推进的人事变革中进行筛选和淘汰,李怀德更想用大学生。

这几年也是受李学武的影响,李怀德算是看出了大学生的好用。

这会儿听李学武问起这个,有些无奈地点点头,说道:“这也算正常工作流程,不可能都是咱们老人。”

“能给咱们留出时间锻炼,就已经是客气的了。”

他看了看李学武,笑着说道:“徐斯年、邝玉生等人是支撑起集团工业的顶梁柱,你要好好培养啊。”

“这是一定的,我也在学习。”

李学武很是郑重地点点头,看着李怀德讲道:“如果杜主任真撒下一批空降兵来,我倒是觉得这不算坏事,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嘛。”

“你总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李怀德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你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秘诀吗?”

“这算啥秘诀啊。”李学武笑着讲道:“要说真有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秘诀那也应该是您的培养和提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