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出国这件事来说吧,现在的形势变化多快了,有海外关系的通通要接受审查。
你再看张松英,真就大老远的溜达了一圈,把技术和产品都带了回来。
她也必须得承认,两相比较,李学武更看重张松英,喜欢她身上的这种义无反顾的锐气。
说直白点,她们靠上李学武是为了啥?李学武接纳她们又是为了啥?
总不能是因为爱情吧?
说露骨一点,不就是互相利用嘛。如果彼此之间缺少了依靠和利用的价值,关系自然也就疏远了。
秦淮茹很清楚,最近这两年她有点“不思进取”了。或是受能力所限,或是受家庭所羁绊。
甭管怎么说吧,她在招待所所长的位置上就一直没有动过。不比别人,只比张松英她都不如啊。
至少得对李学武的工作和未来有用吧,否则自怨自艾有啥用。倒不如识趣地早退一步,各自留有余地。
张松英被选调进培训班的时候秦淮茹就努力了,也羡慕过了,反思过了。
沁园春、渔家傲那几处馆子不就是她的上进嘛。只是有点迟了,或者说步子还不够大,入不得他的法眼。
再说她也失了上进的勇气和毅力,更没有听他的话努力学习钻研,现有的能力只能止步于此了。
就算是鼓捣出了那几处饭馆子,也是操碎了心,费尽了力,对他的助力又能如何。
再想想,真要选了她进培训班,她能去吗?
丢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一走就是大半年?
所以,张松英的洒脱和进步她羡慕不来,这都是人家该得的。谁让她既舍不得这个,又放不下那个呢。
在两人谈话时,她也给张松英介绍了李学武目前的处境。该说的都说了,一点都没夸张,满是担忧。
就连秦淮茹都知道了,秘书长在集团的影响力被大大地削弱,正遭受来自各方面的积压和排挤。
李主任的态度很是微妙,上面又来了调查组,针对秘书长挑起来的案子进行监督和详查。
而集团其他领导的态度就更复杂了。谁都看不准目前集团的组织生态形势,各个都很小心,很怕触雷。
随着关于秘书长式微的话题议论纷纷,他所负责的工作难免要遭受影响,最近几轮办公会议很是艰难。
而在管委会会议上,由秘书长提议的几个人事安排都没有达成,这便有消息传出来,这秘书长不好干了。
秘书长的提议要是没有提前通气,征得李主任的同意,这是谁都不能相信的。
而在管委会会议上,就这么撂了秘书长的面子,不是打压还能是什么?
这机关里的人最会捧高踩低,从最近接连几次的变故中,他们好像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一个个的噤若寒蝉,又举目张望,很怕错过了站队的机会。他们就等着秘书长倒下,再选一位上去呢。
而秘书长好像很配合他们似的,除了正经工作,基本上躲在办公室里闭门不出。
还有副秘书长在呢,就算有工作,谁又有资格巴巴地汇报到秘书长那里,好探查一下他的状态。
相关的工作多半是要交给副秘书长来处理,需要再审批的才会交到秘书长那里。
最近一段时间,也就是从训练场回来以后,秘书长再没有出去调研过,好像在等着宣判结果似的。
是了,部里来人了,以前来过的那位杨骏,死盯着纪监,协调征调了保卫处的干部参与组建专案组。
这架势是要死磕到底,不把案子查清楚他们就不回去了的样子。
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秘书长跟这个案子扯在了一起,或者秘书长掀了盖子,引起了其他领导的厌恶。
当然了,大多数人还是相信李学武的清白,就算是有掀盖子的行为,那也是在为集体考虑。
不过这份排挤和失落,在众人眼里是含糊的,总要听听纪监怎么说,得有个结论才行啊。
机关的风头变化太快,前段时间大家都还在争论十朵金花和十大青年的事,后来又讨论起了港城培训班。
培训班的事还没告一段落,有心人又开始讨论起了秘书长的处境,以及惹了大祸的那个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