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啊,他就到衙门外面去进行旁听,想要看看这地方观审案的情况如何。
如果官员确实很不错,仅仅只是地方上,不怎么好治理,那么可能就与百姓们口中所说的事实对得上。
否则的话,那就真的要好好调查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百姓们对这些地方官的评价这么高了。
在衙门口看了一会儿啊,一开始的一两个案子倒没什么奇怪的,都是一些琐事。
那官员呢也是没出什么问题,审理的还算是比较合理,。
可是接下来啊,朱允熥就看到一个相对挺有钱的男人,上去打官司的时候,那官员的态度明显就变了许多。
明显这位官员对那位有钱的人呀,态度要好许多,尤其是那有钱的男子做了一天暗示之后啊。那官员就开始找些理由,偏向这位有钱的男子。
朱允熥可不是傻子,这位官员的所作所为,或许能够骗得过在场的许多百姓,包括那位有冤屈的人。
可是却骗不过朱允熥。
他从那官员的一些行为之中啊,立马就判断出这位官员,有意无意的引导话题。
将这件案子的结果呀,偏向了那位有钱人。
这样的一些套路啊,若是放在大明其他地方或许行不通,但是在安南这个地方,这里的百姓要相对心性纯洁一些。
换句话说呀,他们没有见过太多太高端的一些套路,以前这安南那些当官的,基本上都是巧取豪夺,不会用什么套路,非常明目张胆的呀,欺压蒙骗百姓。
而眼下这些官员换成了大明的,这大明的官员久居官场,思路活络,套路很多,玩的就是一个高端局,自然不会像之前安南国的那些官员那样明目张胆的去搞一些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他们只要稍微的变通一下,尽管是徇私枉法,尽管是收受贿赂,这些普通的百姓却也依旧没有察觉。
甚至啊,都还一度以为的官员啊,非常的公正,所以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什么。
正如此刻,那堂上有冤屈的男子,在听了这公堂之上的官员,给出的任何一系列套路之后,也反倒以为是自己错了。
此刻,那公堂之上审理的案子,是那名普通的百姓状告那位有钱的男子,说他呀将自己家里的良田给霸占了。
自从安南被大明统治之后,一切的政策都是跟着大明走。
所以也进行了土地改革,以及粮食种子改革,因此,现在安南的这些百姓,都拥有着各自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按理说,夺人土地这种事情啊,就不可能再发生。
因为朝廷明文规定,土地不可进行买卖,顶多就是可以进行租赁。
因此一旦土地,被分配好,那么就绝不可能存在霸占,强买强卖等等一系列的情况发生。
因此这位百姓家里,拥有的良田,被这个有钱人大战之后呀,便不服气前来官府报案。
可是那有钱人给出的理由啊,也非常刁钻。
说是那良田,虽然是朝廷分配给了百姓,但是,在分配之前,这田一直是这个有钱人在种东西。
分配之后啊,这地里的东西,按理说还是归这个有钱人的。
因为之前是他播的种,是他在维护这个良田,是他养的这个良田。
本来这个事情在大明也发生过,就是统计天下土地的时候,将天下土地全部归于朝廷,重新分配给百姓。
这种情况下呀,有一些良田确实已经种下的东西,所以就会引发一些矛盾,这种他的东西归谁,而且这良田之前是别人在进行养护,付出了许多的代价在里面。
对此呢,当时朝廷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