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云抱财握紧了手,默默低下头往回走。
过长的头发遮住了他的脸,也遮住了他眼里的阴霾。
这样是不对的,我过的不好,你们也不应该过的好啊。
云抱财这样想着,准备偷偷做点事情惩罚这家人的特立独行。
最好闹得他们露不出微笑。
为此,云抱财难得动用了他的大脑,思考了好几天。
——
自行车到位,张溪的预定送烫菜工作也开始了。
她把能送的地方都写在了纸上,也写清楚了价格,贴在烫菜店旁边,就开始忐忑地等待单子。
第一单生意是一直催促他们送烫菜的客人预定的,是个大客户,一口气订了三十碗加鱼丸的烫菜,要求中午十二点送到木材厂。
算算价格,送这一次她能赚三毛钱,张溪喜笑颜开地接下了。
再后就是零零散散的预定,中午下午的都有,张溪不嫌钱少,自然是来者不拒。
等后面一统计,她发现中午要送的自行车前面的框子根本装不下,连忙又找了个带子,把一个大泡沫箱子绑到了后座上。
这样既能保温又能装菜,两全其美。
李时清没想到预定的人这么多,直接说:“妈,要不你骑三轮车去送吧,自行车骑着到底是不方便。”
张溪正宝贵自行车呢,目前在她心里,自行车排第一,豆豆都排到了第二。
李时清这么建议,她是不愿意的,“哪里不方便,单子上这么多小巷子要走,三轮车根本骑不进去,还是自行车好。”
“随你,到时候送不完可别跟我说。”
吃完晚饭,张溪洗完碗就推着自行车往外面走,她的车搭子牛大婶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两人说好了,张溪教牛大婶骑自行车,牛大婶带张溪认路。
两人交替着骑自行车,都美的不行。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烫菜店人人都忙得团团转。
张溪接过吴正气递来的五碗烫菜,开始加咸菜打包。
不知道顾客喜欢吃什么,张溪干脆都加了。
之后把铝盒挨个放进框子里,张溪看了眼单子,骑着车子就出发。
第一单是天河筒子楼汪牡丹家,上面写着第四楼阳台上种满了花,在下面喊一声汪牡丹就会有人下来拿。
张溪还担心自己找不到位置,结果一到天河这条街,抬头就看到那长满了花,五颜六色的阳台了。
再数一数层数,刚好四楼。
张溪下来推着自行车走,到楼下大喊汪牡丹这个名字。
上面可能一直在等着,立马就哎的一声应了。
张溪放下心来,老实站在楼下等。
站在楼下聊天的大婶们看到这场景,互相对视一眼,也不聊别的了,立马开始推测张溪是来干什么的,是不是汪家的亲戚。
汪牡丹的妈妈黄思花刚下来,就看到爱聊八卦的大婶们看着张溪嘴巴说个不停。
她嘴角抽了抽,才端着碗上前去拿烫菜。
“您是汪牡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