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简单。
假如有第二个凶手,那么他打死张开勇之后,身上不免和李兴平一样,沾染血迹。
他可以回去洗掉,但短时间内,这个气味散不掉,使用警犬,可以追踪到。
沈新听出来了,等于说在李兴平意外死亡之后,李孝文又重新回到起点,按照常规的命案流程去调查。
沈新当下起身:“好,咱们这就出发。”
警犬追踪讲究时效性,不能耽搁。
沈新回派出所牵上天魁出发。
路上,沈新和李孝文交流了一下案子的想法。
果然就是和自己想的一样,先不管李兴平是不是真的凶手,从头开始,从尸体,物证,动机这些最基础的要素,去调查这起命案。
不过沈新得先给李孝文泼一盆冷水,道:“李队,现场被破坏的很严重,血迹有被踩踏的痕迹,还有不少人下手一起帮忙抬尸体,让天魁追踪的话,这些都会成为干扰项。”
封闭的一个村子,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村民都跑来看热闹。
有人抬尸体,有人踩到了现场血迹。
天魁可以把这些人一一追踪出来,但还需要筛选才能确定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李孝文显然考虑到了这种情况,轻叹一口气道:“没办法,像这种村子里发生的案件,很少说现场没有被破坏的。还有李兴平,现在想想,他这个凶手才是最大的干扰项。”
沈新深以为然的点头。
案发现场被破坏是一方面,那么快确认李兴平的嫌疑,可没少耽误案件调查。
要没有他,付亮辉说不定能够保护好现场。
沈新等人到了现场之后,就可以按照原先的调查流程,正常使用天魁去追踪凶手。
那干扰项能排除不少。
结果赶到的时候,张开胜去李兴平家闹,影响了现场保护。
这边又立马确认了李兴平有重大作案嫌疑。
当时那个情况,你没理由不去追踪他啊。
去白家哨的路上,沈新还看见了蹬自行车的李石。
他去而复返。
旁边郭进骑着摩托车跟着。
李孝文同样看见,但现在顾不上,交给卫生院的手下去问。
来到村里。
警戒线外又扩大了一些。
留下的技侦也走不掉了,现在要扩大范围,继续找物证。
警戒线外,围观村民依旧。
沈新牵着天魁直接开始。
对于天魁来说,追踪血迹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现场人来人往,血迹很驳杂。
天魁确认了嗅源,左右一看,第一时间来到了警戒线外,一个中年妇女面前,叫了一声。
中年妇女连连后退,一脸紧张。
天魁凑近。
【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