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法医张新1985 > 第二十章 讨回真正的公道(第1页)

第二十章 讨回真正的公道(第1页)

第二十章:讨回真正的“公道”。

一路上,她反复摩挲着那块闪电木牌,试图从那古拙的纹路中读出更多资讯,却一无所获。这伙神秘人行事诡秘,力量惊人,他们口中的“清理门户”究竟意味着什麼?他们与“丹鼎社”本是同源?还是某个与之对抗已久的隐秘组织?

线索太少,前路迷茫,但她已无退路。

西山连绵,找到那座并不出名的“三清观”花了些功夫。那只是一座小小的、香火寥落的道观,粉墙斑驳,山门冷清。

她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绕到后山,观察了许久。直到日落时分,看到一个穿着破旧道袍、须发皆白、驼着背的老道人,挑着两桶水,颤巍巍地从后门走向厨房。

看样子,像是观里打杂的火工。

她悄无声息地靠近,在厨房外的柴垛旁拦住了他。

“道长请留步。请问,可是云松道长当面?”她压低声音问道。

老道人停下脚步,抬起浑浊的眼睛打量她,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看不出年纪:“贫道就是云松。女居士有何见教?”

张新亮出了那块闪电木牌。

云松道人看到木牌瞬间,浑浊的眼中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丝精光,但立刻又恢复了那副老眼昏花的模样。他放下水桶,枯瘦的手接过木牌,仔细摸了摸上面的纹路,尤其是闪电纹路中心几个极其隐蔽的凹凸点,仿佛在确认什麼。

片刻后,他将木牌递还给张新,声音依旧沙哑平淡:“原来是‘惊蛰’的客人。随我来吧。”

惊蛰?是那伙神秘组织的名字?

云松道人没有多说,挑着水桶,引着张新走进厨房旁边一间极其简陋的、堆满了干柴和杂物的小屋。

关上门,屋内光线昏暗。

云松道人点燃油灯,昏黄的光晕照亮他沟壑纵横的脸。他不再佝偻,眼神变得清明而锐利,与刚才判若两人。

“他们让你来找我,是想知道‘社’里那些见不得光的‘根’在哪里扎这,是吧?”他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

“是。”张新点头,“道长知道?”

“知道一些。毕竟,贫道也曾是‘社’里负责‘清扫’的人之一。”云松道人语出惊人,“只是老了,看不惯有些事,便被‘请’到这荒山野观来‘颐养天年’了。”

清扫?是指处理像崔氏、罗文洞那样被灭口的人吗?张新背后泛起寒意。

“‘丹鼎社’的根,不在某一处。”云松道人缓缓道,“它像一张网,或者说,像一棵大树的根须,早已渗透到许多你想不到的地方。”

他蘸着碗里的清水,在满是灰尘的桌面上画了几个点,并标注上名称。

“江西龙虎山。不只是天师府。周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道观、药庐,才是他们真正提炼硃砂、水银,试验各种诡异丹方的地方。清虚子?他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幌子之一。”

“云南腾冲。那里有最好的翡翠,也有最隐秘的硃砂矿脉。当地几个大土司,早年被‘社’以重利和丹药控制,为其提供最优质的矿石,并处理掉不听话的矿工。”

“广东十三行。有些行商,明里做着瓷器丝绸生意,暗地里却利用海路,为‘社’从南洋乃至西洋搜罗稀奇古怪的毒物和药材,甚至……引进某些邪门的方术。”

“还有四川唐门。”云松道人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他们虽以机关暗器闻名,但用毒之术亦是一绝。‘社’与他们素有往来,那些见血封喉的诡异毒药,不少出自唐门旁支之手。”

张新听得心惊肉跳!龙虎山、云南土司、广东行商、四川唐门!这张网铺得如此之大,如此之深!难怪皇帝也不敢轻易动它!

“那京城呢?朝中呢?”她急问

“京城?”云松道人嗤笑一声,“刘瀛倒了,郑亲王废了,但‘社’在朝中的根须远未断绝。军机大臣穆彰阿,你以为他干净吗?还有都察院那位以‘清流’自居的副都御史,翰林院几位编修……甚至宫里几位看似与世无争的太妃……谁知道他们私下里,有没有用过‘社’进献的‘养生丹’呢?”

用丹药控制朝臣甚至后宫!这手段与控制皇帝何其相似!

“他们……他们到底想干什麼?”张新感到一种巨大的恐怖。

“以前或许是求长生,控权势。”云松道人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但现在,社里某些‘种子’,似乎有了更疯狂的念头。他们不再满足于控制,他们想……‘创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