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
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传达各种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和手段,它所表达的信息是通过人们对发音器官的有意识控制和使用而体现出来的。各部分发音器官密切合作,发出一定音高和音色的声音。这种声音与个人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12、招呼语传达的信息
在日常交际过程中,打招呼是一项重要的礼仪,可以帮助人们传递友情和问候。打招呼的用语每个人都不太一样,这里所谓的惯用招呼语,是指刚刚结识某人或与熟人相遇时最常使用的语句。
美国路易斯尔大学副教授及心理学家史坦利·弗拉杰博士研究指称,由以下几种常见的招呼语可分析出说话者的性格特征。
(1)喜欢说“你好”的人
这种人头脑冷静,遇到紧急或意外的事情能够镇定自若,但有保守的倾向,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往往墨守成规。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认真努力,精益求精,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不喜欢大惊小怪,也不善于故弄玄虚,为人诚恳,热情大方,深得朋友们的认可。
(2)喜欢说“喂”的人
这种人生性乐观活泼,总是一副笑脸相迎的样子,让人看了觉得亲切可爱。精力充沛,渴望受人倾慕,所以总是不停地活动;坦白直率,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对好朋友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思维敏捷,灵活应变,富于创造性,常把生活装点得绚丽多彩;具有幽默感,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善于听取不同的见解,所以常常得到他人的宠爱。
(3)喜欢说“嗨”的人
这种人用这种方式打招呼的人多半腼腆害羞,不喜欢在大庭广众抛头露面;多愁善感,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极容易陷入尴尬困窘的境地,经常因为担心出错而不敢做新的尝试。偶尔也很热情,主动把自己的情绪展露出来,讨人喜爱,尤其是和家人或知心好友在一起时。
(4)喜欢说“过来呀”的人
这种人处事果断,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而且爱好冒险,并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5)喜欢说“看到你很高兴”的人
这种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谦逊。他们喜欢亲自参与各类事情,不愿袖手旁观,是十足的乐观主义者;缺点是经常耽于幻想,易于感情用事。
(6)喜欢说拉近彼此距离话语的人
这种人处事果断,立竿见影,但往往由于过度自信而不假思索,所以常常出现鲁莽的举动,甚至过激行为;热情大方,不拘小节,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同时也愿意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特别爱好冒险,有着勇往直前的魄力,并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所以能够成为成功者。
(7)喜欢说令对方高兴话语的人
这种人开朗大方,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突发事件;待人热情谦逊,不卑不亢,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如果是女士则往往在交际过程中显得卓尔不凡;喜欢亲身参与各类活动,以体验不同的感受,不愿袖手旁观,拒绝失败,是个十足的乐观主义者。缺点是经常耽于幻想,容易感情用事。
(8)喜欢打听稀奇事情的人
这种人野心勃勃,不甘心居于平凡,喜欢追求高目标和极限,更喜欢拥有“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号召力;热衷于探幽索隐,不喜欢表面文章,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机会允许,可以成就不凡的事业;热衷追求物质享受,可以为此不遗余力,所以也有成为野心家的可能。
(9)喜欢询问近况的人
这种人在任何场合都喜欢抛头露面,能够积极主动地和陌生人打招呼,所以在社交场合常常成为引人注意的焦点;对自己和未来充满自信,善于自我勉励,能够冲破眼前的艰难险阻;善于审时度势,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一旦有了决定,就会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0)喜欢用外语打招呼的人
这种人喜欢自我卖弄,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常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拥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更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大多数人的注目,所以会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同自己的熟人打招呼,或在分手的时候用外语道别。对于朋友,他们往往要求甚高,而且最大的毛病是喜新厌旧,不会为某个故友的割席断交而失望,相信自己会找到更好的朋友。
一语道破:
打招呼有打招呼的语言,而且词汇丰富,由于生活习性和性格特征的不同,每个人的打招呼用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13、语速体现人性
语速主要指说话的快慢,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韵律或节奏问题。语速与心理活动联系密切,一般来说,当人比较懈怠或安逸时,语速较缓;当人情绪波动较大时,语速就会明显加快。人们的说话速度和语气透露出他们的真实性格,通过观察对方的说话速度和语气,我们可以将他们看得更透彻。
(1)语速稍快,说起话来仿佛在放鞭炮似的,几乎都属于外向型的人。外向型的人说话声音流畅,声音的顿挫富于变化,且能说善道,只要一想到什么事情,就会不假思索、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有时还会把自己的身体挪近对方,说到关键之处,唾沫横飞,有时甚至会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以便贯彻自己的主张。
(2)说话速度特别快的人多性格外向,有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总给人一种阳光般的感觉。
(3)说话速度太快的人,会给人一种非常紧张、迫切,发生了非常重大的、紧急的事情的感觉,同时也会让人觉得焦躁、混乱以及些许粗鲁。
(4)说话缓慢的人,会给人一种诚实、诚恳、深思熟虑的感觉,但也会显得犹豫不决、漫不经心,甚至是悲观消极。他们大都是性格沉稳之人,处事做人是通常所说的慢性子。
(5)说话速度较平常缓慢的人,对所谈论的话题或对谈话者有很多的不满,甚至还包含敌意,他们的谈话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说话速度较平常缓慢的人,表示此时心中存有自卑感,或者根本就是在说谎,期望借用这种方式掩饰自己的言不由衷,但这种掩饰却欲盖弥彰,恰好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6)语速反常的人,这种人平时少言寡语、慢条斯理,突然之间夸夸其谈、口若悬河,说明他们在内心深处有不愿意被他人察知的秘密,想用快言快语作为掩饰,转移他人的注意力。或许他们还有让对方了解的愿望,仓促之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在语速上出现了反常。
(7)由自信决定语速的人。自信的人多用肯定语气与别人进行对话;而没有自信心和怯懦的人,说话的节奏缓慢,多半慢慢吞吞,好像没有吃饭似的没有力气。喜欢低声说话的人,不是有女性化的倾向,就是缺乏自信。
(8)喜欢用含糊不清的语气和词语结束话题的人,非常胆小怕事,大多神经质,明哲保身,需要承担责任时常常推托搪塞。比如说“这只是个人的看法”、“不能以偏概全”、“从某种意义上讲”或“在某种形势下”等等。
(9)说话轻声细语的人,这种人生性小心谨慎,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措辞严谨适当,而且谦恭有礼。他们对人很有礼貌,别人也会尊重他们;胸襟宽阔,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对人也很客气,不轻易责怪与怨恨他人,注重交往,能够主动与周围的人拉近距离。
(10)经常滔滔不绝谈个不休的人,一方面目中无人;另一方面好表现自己。并且,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性格外向。当话题冗长、须相当时间才能告一段落时,谈论者心中必潜在着唯恐被打断话题的不安,唯有这种人,才会以盛气凌人的方式谈个不休。至于希望尽快结束话题交谈的人,也有害怕受到反驳的心理,所以试图给予对方没有结果的错觉。
(11)讲话时窃窃私语,或者仿佛耳语一般小声嗫嚅的人,声音不知不觉中变小者一定是属于内向型的人。内向型的人往往会在无意识之中跟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还会采取内闭式的姿势。他们对别人的戒心非常强烈,而且认为不必让对方知道多余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连自己应该说的话也懒得说出来,一心想“隐藏”自己,声音当然就会变成嗫嚅了。这种情况不仅是在一对一的聊天时如此,。在会议上的发言亦如此,因为他们并不想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至欲言又止,变成了喃喃自语似的,声音很小,又很缓慢。说话时,往往不是明确而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总是喜欢绕着圈子,使听的人感到焦躁不安。这种人即使是对于询问也不会做明确的答复,态度优柔寡断,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