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添心中一暖,把放在桌上的瓜子拿起来递过去,说道:“李大爷,我今天出去,看到有卖您平时爱吃的黑瓜子,就买了二斤。”
李大爷接过瓜子,高兴地说:“哎呀,你这孩子,太有心了!快别站着了,赶紧坐下,今天咱爷俩儿有口福,让你尝尝我们承德本地的羊肉,保证在北京吃不着这味道,咱们边吃边聊。”
石添把被子放在一旁,在餐桌边坐下。火锅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在这温馨的氛围中,石添和李大爷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餐。
几杯茶水下肚,石添兴致勃勃地和李大爷讲起刚才在公交车上的趣事:“李大爷,今天在公交车上,有个女孩打错电话给我,可有意思了。”石添眉飞色舞地描述着事情的经过,李大爷听得饶有兴致。
听完,李大爷放下碗筷,表情变得一本正经起来,语重心长地对石添说:“小子,你可得注意点。现在外面骗子这么多,小心这种是骗子在搭讪。他们手段可多了,别被几句好话就迷惑了。”
石添听了,心里明白李大爷这是为他好,赶忙点点头,说道:“大爷,我知道您是担心我。我肯定会小心的,不会上当的。”
李大爷这才放心地笑了笑,又给石添从锅里夹了一大筷子羊肉,说道:“天凉了,多吃点,吃饱了晚上才不怕冷。”石添笑着应下,两人又继续愉快地用餐,警卫室里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用餐结束,火锅的热气渐渐消散,桌上一片杯盘狼藉。石添没有丝毫犹豫,主动站起身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道:“李大爷,您歇着吧,我来收拾。”李大爷见状,连忙摆手,说道:“这怎么行,在这屋里,你是客人,哪能让你动手。”
石添笑着回应:“李大爷,您别跟我客气。您请我吃了这么美味的羊肉,我帮着收拾一下是应该的。”说着,他已经将碗筷收拾好,端着走向水池。
李大爷看着石添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石添认真地清洗着碗筷,动作娴熟又利落。洗完碗筷,他又拿起抹布,仔细地擦拭着餐桌。
李大爷站在一旁,忍不住开口说道:“我要是有你这么好的儿子,该多好,又勤快,心眼儿又好。”
石添听到这话,停下手中的动作,笑着说道:“大爷,现在这院子里就咱们爷俩儿,基本上和父子也差不多,对不对?”
李大爷被石添的话逗得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说道:“对呀,还是你会说,呵呵。”
在这简单的对话中,两人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石添收拾完后,和李大爷又聊了一会儿天,这才抱起被子,告别李大爷,朝着宿舍走去。夜色中,石添的身影带着几分温暖,而警卫室里,李大爷的笑容也久久未散。
夜色愈发深沉,石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通往宿舍的小径上。此时,秋夜的风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库房周边已然泛红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声诉说着秋日的故事。月光如水,洒在空旷的院子里,为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在这宁静的秋意中,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清晨,石添总是早早打开库房,随着朝阳的升起,开始一天的工作。院子里,只有他忙碌的脚步声和整理货物时偶尔发出的声响。工作时,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件货物的摆放、每一次库存记录的更新,他都做得一丝不苟。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独自一人,孤独感如影随形,但石添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当秋风透过库房的缝隙吹进来,他只是紧了紧身上的外套,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认真地核对每一份货物清单,确保每一次小库房的调货都准确无误。在这个秋天,石添就像一颗在角落里默默发光的星星,用自己的认真和坚持,为库房的正常运转贡献着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添的生活就在这种单调而自律的氛围中缓缓推进。这天晚上,忙完一天工作的他,惬意地窝在宿舍床上,尽情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刻。音乐广播里,舒缓的旋律悠悠地在狭小的房间内回荡,如同轻柔的微风,慢慢抚平他一天的疲惫。
突然,“叮咚”一声,床头的手机短信铃声冷不丁地打破了这份宁静。石添伸手拿起手机,解锁屏幕,看到是前几天那个陌生的号码发来的短信,他赶忙阅读内容:
“嗨,你好呀,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我是上次记错电话的那个,我刚来北京,身边没有朋友,很郁闷,能和你聊聊天吗?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或者有没有打扰你的生活?如果我冒昧了,提前说句抱歉。”
看到这些文字,石添先是猛地一怔,心中暗忖:她怎么又联系我了,这可太突然了。紧接着,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李大爷郑重告诫他的场景:“孩子,现在外面骗子这么多,小心这种是骗子在搭讪。”这让他不禁心生警惕,握着手机的手都微微收紧了些,眉头也不自觉地皱了起来,琢磨着这会不会就是李大爷所说的骗局。
可就在他犹豫要不要回复时,他又幻想起电话里女孩那带着慌乱与无助的声音,想到自己初来乍到北京这个大都市时,身边同样没什么朋友,那种孤独与郁闷的滋味,他感同身受。此刻,他仿佛能透过屏幕,感受到女孩内心的那份寂寞与渴望交流的心情。
一番思想斗争后,石添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然有了决定。他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回复道:
“当然记得,不打扰,你要是想聊天,我正好有时间。初来北京,肯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吧。”
发完短信,石添把手机放在枕边,等待着女孩的回复。
“叮咚”,女孩的短信来了:
“你多大了?是学生吧?不过那天听你声音,感觉我们是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