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三品以上,紫袍披身,就已经步入了朝廷核心序列。
有资格走到这一步的人,九成九都是六位阁老的人。
观阅奏疏,主要就是核验有没有落下、缺少的人。
约莫半柱香,奏疏入手。
江昭望了几眼。
这上面也有他的人。
章衡,熙河路转运使,迁礼部左侍郎。
张方平,熙河路安抚使,迁礼部尚书。
宋怀,淮南东路安抚副使,迁户部右侍郎。
吴奎,礼部右侍郎,迁熙河路安抚使。
其中,章衡是越级擢拔。
熙河开边、熙丰开边,章衡足足吃了两次开疆拓土的功绩。
而且,还都是吃的主要功绩。
熙河开边,章衡就是除了江昭、王韶以外的“第一文臣”。
熙丰开边,也是一样,同为除了江昭、王韶以外的“第一文臣”。
这样的履历,可谓相当不俗。
四十有一,更是相当成熟的年纪。
既是有功绩,新帝登基,急于施恩于人,自然越级擢升。
余下的张方平、宋怀、吴奎都是正常升迁,不足为奇。
就在江昭要传走奏疏的那一刻,不经意间却是瞥见了一道特殊的名字。
王世平!
两浙路学政迁同签书枢密院事。
文人迁武职?
江昭抬眉。
王老太师一脉,也真是没落了啊!
不过,从王世平与王老太太的举止来看,也怪不得王老太师一脉没落。
昔年,王若与胡乱行事,开罪了他,王老太太和王世平可是没有半点表态的迹象。
要知道,那时的他可是内阁大学士韩章的唯一弟子。
单就这个身份,王老太太和王世平愣是不吭一声,甚至就连致歉的书信都没有一封。
就这眼力见,合该没落!
江昭摇摇头,手中奏疏传走。
“三月十一春闱大试,礼部呈上了考官名单。”
“主考官、副主考尚未定下。内阁要拟定几人,呈奏上去让官家选定。”
一般来说,主考官得是二品大员,副主考官得是三品紫袍。
几位大学士相视一眼,都并未急着表态。
“江阁老,礼部怎么说?”集贤殿大学士曾公亮望向江昭,出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