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最低一格,堆叠着大大小小各种礼盒——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情人节礼物——全是中学时代无暇探究与不可言语的秘密。角落里是一本带锁的日记。不知写了什么。毕业时,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对我说:“送给你,但请你不要看。”真的没看,因为我怕感动。今天整理书柜,偷窥似的,掀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从未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迷失的人在那里迷失,相逢的人在那里相逢……”
她就是他的森林。
在书店,他第一次遇到她,与她买了同一本科幻小说;每个星期一中午,他为了听她主持的校园广播,总是留在学校啃面包;周三的课外活动,他常常趴在四层的栏杆上看她打羽毛球;临近毕业,他曾鼓起勇气在路口等她上学,可她总是迟到。他曾无意喊出她的名字,惹来父母一阵盘问;他也曾偶尔拾获她的微笑,只是她眼中的玫瑰,从不曾为他绽放。
高中三年,他常在晚自习后绕到她家楼下,在风雪中,在雨雾中,抬头凝视那灯火通明的半圆书房。夜色安详。他的目光包裹着她的世界。她的身影占满了他的想象。那一刻,她是为他存在的。
他得知她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忍不住在梦里落泪。梦醒之后,写下了最后一篇。
“雨很大,我打伞站在你家楼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但很奇怪,今天的我并没有太多失落,或许这样的结局,我早就已经料到。”
读完字迹潦草的最后一句,心中竟是无限平静。
如果爱情也有守恒定律,那么我所失去的,只是因为我已得到太多。
中学时读三毛的《求婚》,曾暗自讥笑那个自恋而不自知的女人。但是现在想起文章最末的那顿“年夜饭”,却是无限感慨。
“那封求婚信不知被谁拿去做了茶杯垫子,湿湿地化了一滩水在上面。我看着眼前这一大群人,突然感到有一种被自己骗了的惊骇……”
连绵雨季的消磨,落花时节的蹉跎,终于使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在热热闹闹的夹菜声、轰轰烈烈的鞭炮声中,失去了说爱的权利。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接到了希斯事无巨细的“访谈”电话,也算是一种庆祝吧。
※ ※ ※ ※ ※ ※ ※ ※ ※ ※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五 春风·追赶(1)
我们在岁月里各自曲折,我们在青春里各自跌倒,我们在爱情里各自燃烧。
无法清醒、无法言语、无法停息的夜。
在欢喜与悲伤之间,我终于遥见,那恍若隔世的爱恋。
一踏进北京站,就被汹涌的人潮淹没了形迹。
天涯海角的起止,聚散离合的悲喜,都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巨大容器中积蓄着、碰撞着,交汇成令人晕眩的阵阵轰鸣,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我有些不明方向地短暂失忆。
良久,跳跃的时刻表上出现了“32”的字样。在喧嚣中蛰伏的记忆逐渐苏醒。
连拨几日的电话,昨晚终于打通。
“在颜明天到北京。”希斯刚到学校,电话里总有一种运筹帷幄的气势,“T32次……杭州至北京的特快。”
一夜无眠。
我竭力幻想她在下车一瞬的惊喜,但凌乱的思绪总是卡在那一夜的别离。
她曾那样地注视着我,或许那是一个千言万语的机会,但是我一句也没有说。
如今,我更没有把握。
火车缓缓进站,月台上男男女女的期待已无法按捺。
不知她的车厢号。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