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朱棣和工部尚书怎么说,最后朱元璋还是决定先看一看水泥的成品再说。
“谢父皇开恩,只是儿臣有言在先,这水泥配方上详细写明,此物烧制不易,若是刚开始尝试,失败个几次也是应有之事,还请父皇多一点耐心。”
朱棣知道此事关乎陈平生死,也关乎江浙一地灾情,更关乎大明未来,故而有此一说。
“行了知道了,咱会多给你几次机会的。”
好歹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他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之前让工匠们制造枪械的时候,同样也是经历过好几次失败,所以朱元璋也算是早就习惯了这点。
越是厉害的东西,越是不容易造出来,这点再正常不过了。
工部尚书闻言却不那么觉得。
‘燕王殿下应该是铁了心要保住那个叫作陈平的年轻人,当真是奸邪之辈,害人不浅!老夫定要戳穿此人的真面目,好让陛下和燕王殿下知晓奸人断不可用!’
朱元璋一行人就跟着燕王来到他的玻璃工坊,烧制水泥需要用到温度至少在一千五百摄氏度的高炉,土制高炉正好符合要求。
工部尚书来到玻璃工坊,只一眼就看傻了。
“这么多的琉璃器具?”
工部尚书发出一声惊呼,在他的眼前,是一层层木架,木架上整齐排列着形形色色的琉璃器物。
有椭圆的玻璃瓶,也有红绿两色,和真正白菜没什么区别的琉璃摆件,大大小小、晶莹剔透形同玉质的杯子、碗碟,还有一些足足有门板大小,方方正正的玻璃板!
这些东西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目不暇接。
随便一件,在市场上都价值千两以上!
在这里,却是多不胜数!
“真要算起来的话,这些琉璃器具全部售卖的话,怕是连国库都能充实不少!”
工部尚书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之前早就听闻四皇子燕王殿下把持琉璃工坊和香水铺子,在应天府赚得是盆满钵满。
乃至于如今琉璃和香水,已经成了那些达官贵人争相攀比的奢侈品。
谁家里没有一两件像模像样的琉璃,那就是脸上无光。
家里的正妻、侍妾乃至于千金小姐,没有用上香水,那就是落了俗套。
总之这些说法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偏偏那些个达官贵人就吃这一套,说什么都要购买琉璃和香水,恨不得将其供起来,让人瞻仰。
“此地的东西你看看就好,可莫要往外说了,但凡外界有一丁点异动,咱拿你是问!”
工部尚书看的正起劲,却听耳畔传来朱元璋冰冷的提示声。
工部尚书悚然一惊。
“皇上放心,微臣定然守口如瓶,此间之事绝不告诉外人!”
他赶紧开口表态,生怕朱元璋起了心思要灭自己的口。
如今的琉璃生意有多么暴利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而这么多的收益,绝大部分都是燕王朱棣在把持。
关键是谁都知道燕王朱棣是得到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授意,所以就算旁人再怎么眼红,也不敢轻易插手其中。
当然了,就算他们想要插手琉璃生意,也没有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