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情景,一行人自是心中有数,倒也没有再多言了。方延瑞瞅着身侧两个面色尴尬的女子,只是笑而不语。
“我去吩咐手下打点行李,你们还是先用些早膳再上路罢。”受不了方延瑞的戏弄,江微乐索性转身出了院子。
齐都——
待此伺人将碗筷码放整齐,谭玉笙留下随侍厚,便屏退了余下的人。微微一笑,他端起伏德佩手边的白玉碗,轻慢地盛起了粥,“陛下,晨间喝些松仁粟米粥,对肠胃再好不过了。”
轻轻点头,接过谭玉笙手中的碗,伏德佩不禁抬眸与他相视。
松仁的香气久久萦绕于谭玉笙的鼻端,在他承恩后的清晨,并没有什么能比与自己妻主共用早膳,更加惬然美好的事了。然则,此刻女子的眼神,却让他惴惴不安。
深深屏息,伏德佩挽上谭玉笙温热的手掌,骤然开口道,“有件事,朕觉得是时候让你知晓了。”
心间一紧,谭玉笙只能继续撑着明媚的笑意,“陛下,这是发生了何事?”
抿唇沉思,伏德佩望着他的笑,总觉得有些忧虑,“楚英……卫伺君他,有了身子。”
“这样的喜事,陛下怎的这样迟才告知臣伺?”闻言虽是一怔,他还是忙起身吩咐随侍道,“你快去备礼,送去卫伺君那里。”
伏德佩松开了紧握着他的手,“此事不宜声张。”
坐回她的身侧,谭玉笙大约已然猜到了她的心思。如今在这后宫之中,既是只有自己知晓卫楚英怀有凤裔之事,倘若日后卫氏的孩儿发生任何意外,这罪责自己必定逃脱不得。
十余年伉俪情深,谭玉笙今日怎会料到伏德佩对他如此的算计!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拖延症大魔王……
☆、正文第104章九皇银池
手上的青梅茶被饮得尽留杯底,茫然隔窗望着院内的瓢泼大雨,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氤氲水汽,卫楚瑜的思绪不禁又被拉扯到了那年的盛夏。
在倾盆大雨中久跪的她,倔强的模样始终让他经年难忘。原本,卫楚瑜并不知晓那个面黄肌瘦的女孩身上,究竟背负着怎样的血海深仇。然而,对于他而言,离机堂中的生活无疑是冰冷而寂寞的。他避之不及,她却甘之如饴。
那个雨夜,他接到了从大燕新都送来的信件。褚宛懿的命令,让他不解。直到将她派去大齐之后,卫楚瑜方才知晓。自己所救回来的丫头,竟是褚宛懿的亲妹妹。
“公子,底下来报,苏姑娘并未与上官颐瑞同行。齐国人行动失败,已送来书信。”轻声推门而入,女子见卫楚瑜正在赏雨,便低声禀道。
不知怎的,他闻言后在心底竟暗自松了口气。
放下手中的茶杯,稍稍缓过神来,卫楚瑜沉着开口道,“如今兄长有了身子,谭玉笙又受了这样的气,齐国宫里怕是不太平了。”
“不知您的意思是……”
“谭玉笙如今腹背受挫,我唯恐他会对兄长不利。你且多加留意齐宫的消息,另则打听一番,伏灵均当年究竟将秋溯月送去了何处。”卫楚瑜听着嘈杂的雨声,内心始终不得平复,“倘若兄长因伏灵均在齐国遭了半丝损伤,我便让他伏灵均以千倍万倍还之!”
女子见状,不免有些担忧,“崇安帝君此刻怕是早已与苏姑娘踏入羯族境内了。那安息城守备森严,中原人很难混入。此番下手,着实不易。”
“他不可能在安息城里待一辈子,你觉得呢?”冷然一笑,卫楚瑜似乎已有了打算。
安国边境驿馆——
端起面前的一碗马奶酒,江微乐昂首便一饮而尽,好生痛快,“瑞儿,你方姨母在这一路上,当真是一张利口不饶人啊!”
“哟,老江你这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这都跟瑞丫头诉起苦了。”酸溜溜地调侃道,方延瑞只是笑了笑。
抬手举起酒碗,上官颐瑞随即起身笑着为在座各位前辈敬酒道,“诸位姨母护小姐与公子一路周全,当真功不可没。颐瑞先干为敬!”言罢,她昂首便饮下了这碗酒。
见她举手投足风姿绰约,举止得体,方延瑞好生眼红,当真恨不得上官颐瑞便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只可惜,如今自己膝下无女无子,后半辈子似乎连个寄托都不得。这一生笑傲官场又如何,临老终究是孤家寡人一个。
“一路劳顿,大家着实辛苦,理应歇息一二。”抿尔一笑,苏维祯也举起酒碗,向诸人敬酒道。
见状,众人连忙抬起酒碗回礼,以示礼节。
酒过三巡,江微乐思索再三,还是先开了口,“维祯,既是再有三日便抵达安息城,今夜咱们理应群议入城事宜。”
“江姨母,瑞儿已收到书信,安国使节将至。即是如此,我等还是先行作壁上观罢。”上官颐瑞看向江微乐道。
一旁的沈振鹭闻言,倒是有些疑虑,“他们的使节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