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伏灵均将那密函推到了她面前,“你且看看罢,无妨。”
迟疑地瞧了他一眼,苏维祯生平第一次拿到伏灵均手边的机密要问,竟是满心忐忑。她打开那信纸,定睛看去。这字里行间,足足让她心底一沉。
褚宛懿近来竟与伏德佩有密函来往!
将信纸折好,苏维祯递还给了他,仍是心有余悸。
“因北燕内乱,北燕的女帝想要求助于德佩,此事朝中上下倒还并未知晓。”伏灵均悻然道。
“即便陛下与北燕联盟,与王君而言,倒也无害。不知王君为何有此忧思?”苏维祯此刻心内极为复杂,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伏灵均不禁嗟叹,“德佩如若联手北燕,干预北燕内战,必将以兴战为由,趁势夺去本君手下那几位将军的兵权。如今霍氏一门已成为众矢之的,倘若本君手中再无兵权护身……你认为,本君会如何?”
如今伏灵均的清冷境遇,苏维祯自是心知肚明。比起昔日里崇安王府权势高涨时的风光,现下他久久客居于北地,根本与流放贬谪无异!
见苏维祯面色沉重,他垂首自嘲一笑,“本君亦然不愿多做困兽之态,奈何……本君向来只信自己,不信命理。想要不任人鱼肉,唯有反击。”
“依照王君的意思是……”苏维祯看到消沉已久的他重新振作,不由得有些触动。
“既然北燕翕王声望如此之高,本君倒是有兴致拜访一遭。”伏灵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上个月,翕王在齐燕边境为大旱后的饥民开仓放粮,虽收获了不少民心,却也使得军中粮草略加稀薄。如今,本君这库中却是有着一批粮草……”
他要给自己的军队送粮草?
苏维祯虽是心喜,却也觉得自己现在像是在玩火。倘若伏灵均哪日心血来潮,当真要去拜访“翕王”,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这几个月,她借口去北燕新都拜祭“母亲”,总算抽身离开了伏灵均身侧。
她日以继夜地随上官逸逡在各地奔走,又极力地在百姓中积累声望,已然在民间积攒下了大把的兵力。
而与此同时,沈振鹤亲自率领旧部重返沙场,竟在半年内足足攻占下了三座城池!后经众人商议,大家当即决定以这三座城池中的保州城为翕王大军之根据。自此,一切军令皆由保州传向外界。
然而,却无人知晓,众人极力拥护的翕王,由始至终根本不在保州城中!正如上官逸逡所言,苏维祯最为安全的避身之处,当属齐国崇安王君身侧。
亲自端着一碗晶莹剔透的燕窝碧梗粥,谭玉笙小心翼翼地来到伏德佩的面前,仔细将粥放在了桌上。
“以后这样的事,交由伺人便是。你若被烫着,那就不妥了。”伏德佩嗅着粥的香气,只觉得温暖熟悉。
闻言,谭玉笙不禁垂眸浅笑,“陛下难得驾临臣伺宫里,臣伺自是乐得侍奉您。”
伏德佩捏上玉勺,略一挑眉,便侧眸看向他道,“这么说,你是在怪朕冷落你了?”
“臣伺不敢。”谭玉笙将手中托盘交给了伺人,复而道,“陛下,今日您怎得想起来臣伺这里了?”
轻抿了一口粥,伏德佩淡淡道,“近日,朕有一件事终是犹豫不决。玉笙,朕想要听听你的意思。”
他微微一怔,“不知,陛下有何事无法决断?”
稍加屏息,伏德佩放下了玉勺,“朕有意选一位皇子,送往燕地和亲。玉笙,你觉得在朕的这些皇儿中,谁比较适合?”
面色一凛,谭玉笙瞬时色变,“陛下为何会有如此想法?臣伺的山儿与越儿年纪不过十岁,这……”
“山儿与越儿在众皇子中最为年长,朕的确考虑过。但,那北燕的褚宛懿已然过了而立之年,朕倒也觉得不妥。”伏德佩抬起眸子,沉默了片刻,这才沉重地开口道,“玉笙,你可明白朕的心思?”
终是松了口气,谭玉笙定了定神,却又是心中一惊。他难以置信地看向伏德佩,似是有些不确定地答道,“既是当朝的皇子不合适,那便只得挑选先帝的一众皇子了。如今,这尚未婚配,年纪又与北燕皇帝年纪相仿的长皇子……想来,那便只有崇安王君最为合适了?”
伏德佩神情凝重,但终究是点头应道,“母皇在时,将皇兄视为珍宝一般宠爱,临崩时也吩咐朕要善待皇兄。可如今,皇兄在朝中与朕屡次分庭抗礼,使得朕倍感朝不保夕。眼下北燕内乱,燕皇有意向朕示好。得此时机,朕既着实不忍下杀心,也唯有将皇兄送去北燕之地,方可保住朕这张凤椅!”
闻听此语,谭玉笙自是心内大喜。一直以来,他都将伏灵均视为心头上的一根硬刺。倘若伏德佩当真送伏灵均去燕国和亲,一切自是不言而喻。
“陛下如此仁慈,崇安王君自当对陛下感激涕零。”谭玉笙应承了一句,不免窃喜。
没有再言语,伏德佩只觉得五味陈杂。从小到大,她都喜欢追逐在伏灵均的身后,与他嬉闹玩耍。伏灵均作为兄长,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帮衬着她。
当年的皇位之争,仍是让她触目惊心。自己在众皇女中,资质本就平庸。对于那皇位,自己一直都觉得是那样遥不可及!
可是,因为皇兄的出谋划策,因为他一步步的扶持,自己最终得到了太女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