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示意汝幽离去,伏灵均察觉到苏维祯的神情,稍加感叹,“如今维祯官拜五品,汝幽他自是该改称呼,唤你苏大人了。”
“王君所言甚是,今日倒是贺喜苏大人了!主子,苏大人,小的告退! ”微笑着向后退去,汝幽已然将伏灵均的心思猜得透彻于心。
苏维祯跟着伏灵均在林间散步,却尴尬地一句话都不敢开口。眼见日落西山,天际布满了金色云霞,甚为夺目耀眼。
二人来到山坡之上,伏灵均忽然驻足不前,继而转过身去望向了天边的夕阳。任由金色的阳光打在他的面庞,许久,他享受着这份余晖带来的温暖,那样惬意安然。
站在他身后,苏维祯望着漫天云霞,只觉得心旷神怡。的确,她许久都不曾这样静下心来,去感受这自然的富丽了。
“尘世纷杂,人心叵测。山水田园之乐,自是难得。”伏灵均幽然开了口,“维祯,若是本君不曾生于帝王家,该有多好……”
猛然看向他夕阳下的背影,苏维祯心内却也有着同样的感慨。
若是,她不曾生在帝王家,只是单纯地做他的侍卫,该有多么令人生羡!撇开国仇家恨,她的人生定当比如今绚丽无比。
“维祯 ”见她闭口不答,伏灵均不由得蹙眉问道。
回过神来,苏维祯稍稍松了口气,“命运轮转,世人不曾出世之时,命却早已由上天定下了。倘若王君并非王君,则维祯却也并非维祯了。”
闻听此言,伏灵均不免有些诧异。顿了片刻,却又恍然大悟一般,侧首看向了她,“如此妙语,竟颇具禅机! ”
昔日打扫慈光寺藏经阁,她博览群经,且又与寂行师太研习佛理。后每每与淳素辨言禅语,苏维祯自是参透了些许。奈何国土沦丧之仇,却一直郁结于她心内,久久不曾散去。
苏维祯晓得,寂行当初一直不肯为自己剃度,无非是因为自己六根不净。她心中始终难以割舍掉仇恨,即真正地是寂行口中的“佛缘未至”罢!
☆、正文 第10章 维祯婚事(1)
会试科场外人头攒动,今日已然是第三场的第三日了。各家书童小厮,争相在场外侯着众考生出号,气氛异常紧张。直至时辰已到,举人们陆续走出科场。几家欢喜几家忧愁,完全可以一览无遗。
重新踏上科场外的土地,程秋华失神了许久,只觉得心内感触颇多。早年由北燕逃至大齐,从童生一直考到举人,耗费了她十载光阴。倘若放榜后,自己得以参加殿试,自此之后自己或许便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齐国人了……然而,这一切,当真是自己想要的吗?
“长姐!”见到久违的程秋华,背着包袱的男子,激动地热泪盈眶。
寻着声音望去,程秋华一眼发现了人群中,自己年幼的弟弟,连忙走上前唤道,“秋雁!你怎么来了?”
拨开拥挤的人群,程秋雁紧紧拽着自己的包袱,硬生生挤到了程秋华面前,“长姐,我一路打听,终是寻到你了!近来你身子怎么样?这些日子又考得如何?”
“是好是坏我无从判别,放榜时自见分晓。今日最大的喜事,莫过于你我重逢了!秋雁,你这一路风尘仆仆,定是受了不少苦累。快随我回客栈梳洗一番,长姐设宴为你接风洗尘!”程秋华大喜着挽着他向人群外行去,几乎完全将应试这几日的苦痛抛向了脑后。
伏德佩率众人回京后,便派人主持起了大齐会试开科。接连三场,每场持续三日的会试,终是结束。
为迎接伏灵均回府,谭静嘉提前一日便命膳房开始备置菜肴,筹划第二日为伏灵均而设的接风宴。
王府的车队行至府门前,伏灵均在汝幽的搀扶下,不紧不慢地下了马车。此时此刻,谭静嘉早已穿戴整洁,久立于王府门前等候伏灵均。
跳下马匹,苏维祯抓着佩剑跟在伏灵均身后,一并前行。
“灵均哥哥,一路辛……”
“走之前本君交待过的事,看来你的确没有记住。且先进府,容后再议。”冷眼瞥了谭静嘉一眼,伏灵均带着汝幽快步进了府门,并未再多言。
忧心忡忡地用余光偷窥了谭静嘉一下,心里似乎已然有了大概,苏维祯微微向她点头见礼,便跟在他们身后一并入了府。
回到书房中,方才落座,伏灵均接过管家递来的热茶,便吩咐人替苏维祯在王府后院内,另辟出一个独立的院落。
府内人皆向苏维祯道升迁之喜,更有不少伺人直接改口唤起了“苏大人”。周遭如此的变化,使得苏维祯极为不适应。毕竟身为探子,这样在府内招摇,只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后顾之忧。
搬离崇安阁,对于苏维祯来说似乎是一种解脱。自从秋狩归来,谭静嘉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周遭的一切都变得寻常却又不再寻常了。
隔了几日,晨间,苏维祯方护送伏灵均从宫中回府,便从管家那里得知程秋华来王府寻过自己,似是要请自己去京中的一家上等酒楼赴宴。
回到自己的院落,苏维祯匆匆卸下身上的轻甲,换了便服。一只脚刚跨出门,却见着一个模样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正端着衣物站在门口,怯生生地探出脑袋正往这边瞧。
察觉到苏维祯异样的目光,少年脸一红,立刻缩回了身子,埋下脑袋便躬身将衣物举过了头顶,“大……大人……这是管家吩咐小的送来,赠与您的茧绸襦裙……”
“哦,你搁到屋里就好。”苏维祯打量着这瘦瘦小小的少年,脑海中却浮现出了忱儿的脸。一时间,她又想起了杨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