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免费阅读 > 第295部分(第2页)

第295部分(第2页)

他们要等到完全符合条件了才能去掉那个“代”字,在这个战争年代,捞战功并不是什么难事,训练刻苦一点,军事素养也不成问题,那么他们所谓的符合条件是什么呢?

原来,多数军官升迁就是栽在了文凭和考试上面。大汉龙腾学院虽然几乎每年都在扩大招生规模,不过正儿八经从学院毕业的军官还是供不应求。成都远离中原,因为战事的需要,将士们也无法离开,所以大部分基层将领是没有机会到学院去上学的。

但是刘厚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随军有军事学院的分院,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将士们白天训练完后,晚上就可以去学习,刘厚还给这样的学习方式起个名字叫“夜校”。

在夜校他们可以学到和学院一样的军事知识,通过考试后一样可以拿到文凭。士兵们还有另外一个学习途径那就是各级的参军。参军们不但给士兵做思想工作,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教授文化知识。

那些目不识丁的士兵可以先找自己部队的参军进行扫盲,然后再上夜校。这样一来,部队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奔头,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就算不为了升迁,学会识字,学点文化知识也还是好的,要知道这个年代,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条件读书,一般老百姓那能读书识字啊。没想到当兵竟然能读书识字,这么好的机会谁会放过啊。

当然,士兵们在读书识字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灌输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因为教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除了军事知识外,教得最多的就是忠君爱国的思想。

不过士兵对这一点并不排斥,除了这个圣明天子,还有谁会给他们读书识字?还有谁那么厚待士兵?这样的皇帝不拥护,还能拥护谁。

武大牛、郭长盛这些人就是典型的从草根阶层,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一步升迁到高位的人。

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 第八师

刘厚感觉自己就像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一样,站在封神台大封群臣。○不过真实的情况是其实是:他坐在龙椅上,由站在一旁的内侍宣读圣旨,宣布对各人的任命。

刘厚封完官之后才发现坏菜了,原来忘了一人,这个人就是朱褒。朱褒的第四师被拆散了,人人都有师长做,偏偏就是他没有。那可不行,人家好歹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跟着自己那么长时间,虽然仗没怎么打,可是保护后勤通路的工作做得很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当年姜子牙封完各路神仙后,也发现漏了自己,无奈只好封自己为泰山石敢当。漏了自己好办,大不了自己委屈点就是了,可是漏了别人不一样,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出问题的。

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地方安置他,只好问他想不想当羽林郎,也即是说,让他当亲卫队的队长,又或者说是许昌城守备师的师长。这个职位够高的了,而且比其他几个师的师长都高。

许昌现在是皇帝驻跸之所,相当于京城了,虽然还没迁都,但是在封建社会,皇帝在哪里哪里就是行政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朱褒这个职位就相当于京城守备师的师长了。

这使得他的地位一下子拔高了几个八度,由地位最低的后备师师长,一下子跳到几个师长中地位最高的京城守备师师长,这显然有点不合理,也不公平。虽说其他几位师长未必会羡慕妒忌恨,但是,别人妒不妒忌是别人的事情,自己做得公不公平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就刘厚的本心来说,也是不想让他做这个守备师师长的,倒不是因为他觉得朱褒不够忠心,而因为他本来想自己亲自兼任这个师长。一直以来他都喜欢兼任一支部队的统领,以前是团长,现在理所当然想升到师长。

可是没有想到,竟然忘了封朱褒的官职,不得不忍痛将这个位置让出来,这让刘厚心里有点不舍。不舍得也没办法,作为上~位者,也不能随意褫夺下属的权利,何况朱褒不但没有犯错,在后来的几场仗中还立了不小的功劳。

于是,他只得将朱褒找来,问他想不想担任这个守备师的师长。从这次询问中也可以看出,刘厚心中的不乐意,其他官职的他根本没有问过当事人,只是和几位谋士商议一下就封赏下去了。

没想到,刘厚等来的答案竟然是“不愿意”。朱褒一开始听说让他当师长倒是很开心,后来问清楚这个守备师是干什么的,当堂就反悔说不愿意了。

他听了刘厚的解释,知道了这个守备师就是守在许昌,保卫皇帝和许昌城的安全,就觉得皇帝忽悠了他。因为皇帝之前曾答应过他,让他在第一线战斗的,而现在又说让他待在守备部队,他感觉到皇帝出尔反尔。

刘厚很无语,看来这个家伙根本没想过这个守备师的地位问题,他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个师是其他各师之首,含金量相当高,当这个师长是相当有地位的一件事情。

对他来说,判断这支部队好不好,值不值得待,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仗可打。刘厚对他这种求战心切的心理很感安慰,大大地口头表扬了他一番,又好好安抚下他激动的情绪。

接着,刘厚又忽悠他说,因为见他前段时间作战勇猛,为了表扬他,特意让他到这个全军最精锐的师来当师长。只不过最精锐的师当然要是用来守卫在御前的,所以,他们也只能待在许昌了。

朱褒表示,自己宁愿不当这个最精锐师的师长,也要上战场。刘厚感到很为难,因为现在的确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他了。朱褒使出死缠烂打绝技,缠着刘厚让他上战场,刘厚没法,只好对他说,让他找其他师长商量商量,看有没有人愿意跟他换一换。

一天之后,朱褒又跑来求见,原来他问过所有的师长,结果谁也不愿意跟他换,大家都想到前线去打仗,谁也不愿意窝在许昌享福。没办法之下,朱褒又跑回来磨刘厚。

刘厚想了想,对他说,这半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仗可打了,他可以暂时待在许昌,利用这半年时间再训练一支军队出来,等到时间一到,有大仗打的时候,一定让他出去前线作战。

朱褒一想,这个方法可行,这也算是一个折衷的办法吧,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朱褒临时代理了这个许昌守备师的师长,可是他很少管这个师的事,而这个守备师的旅长们也习惯了有什么事直接向皇帝请示、汇报,等于这个守备师还是抓在刘厚手中。

这也是各方面都乐意看到的事情。朱褒之所以没空理守备师的事情,是因为他又向小皇帝多要了一个师的编制,在许昌竖起旗帜招兵买马,正式开始组建第八师。

关索部队因为是冷兵器部队,或者说是半冷半热部队,因此,刘厚并没有将他纳入hong军的编制。他是关公的儿子,又在荆州范围内作战,可以算做荆州军的编制。所以,朱褒新组建的这个师按照顺序编下去就是第八师。

朱褒以前长期从事训练新兵的工作,对这件事情可谓驾轻就熟,刘厚见他热情高涨,也不好泼他冷水,想了一想,觉得多一个师财政上应该还能负担的起,所以就答应给他这个师的编制。

之所以刘厚觉得财政负担得起,是和蜀军后面的一系列行动有关的。刘厚在许昌安顿下来后,命令张飞、庞统移师北上,一直去到虎牢关下,在关外驻防。目的是防止魏军再出来中原调皮捣蛋。

魏国朝廷迁到长安,但是兵马并没有直接撤到潼关以西,而是扼守住虎牢关。蜀军要进军,必须先打下虎牢关,占领洛阳,然后继续往西,打函谷关,最后再打潼关才能进入关中,进军长安。

这三个关卡都是天下有数的雄关要塞,都拥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