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能怪大牛和狗子,他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其他人还没他们警惕呢。他们只是从拉网船没有回应和远处亮起火光这些不寻常的细节中,推测出敌人要进攻,对于敌人进攻的具体细节也同样一无所知。
他们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发出警讯,已经充分证明他们是很优秀的哨兵了。不是他们太差劲,实在是敌人太狡猾了。
其实责任还是在东吴水军的决策层,虽然已经屡次吃过蜀军水雷的亏,可是,以徐盛为首的东吴水军指挥官们这次却第一时间排除了水雷攻击的可能。令他们排除水雷攻击的理由有以下三条:
其一,他们认为蜀军在白天已经用过一次水雷攻击,晚上故技重施的可能性不大;其二,他们认为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肯定制造不易,成本也很高,蜀军不可能有大量的储备,特别是黄叙军这样偏远地方的守备军,不可能有权限搞到太多的存货。白天他们发动了一次那么大规模的袭击,肯定已经将所有存货都用完了;
其三,他们已经在上游拉上重重的渔网阵,经过在长江流域多场战争的检验,这些简单又廉价的渔网阵,的确可以很有效地防范水雷的袭击。
特别是第三条,这是最令徐盛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理由。他怎么都想不到,战争是最能促使人类进步的怪胎,有矛就有盾,你今天想出一招,明天我就能想出破解你这一招的招数,后天说不定你又想出破解我的破解方法的招数。。。。。。
东吴水军能在短期内想出破解水雷的方法,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凭什么蜀军就不能想出破解渔网阵的方法呢?毕竟蜀军也不缺少聪明人,这一战,正是黄叙第一次应用破解渔网阵方法的一战,也活该徐盛倒霉,正好给他碰上了。
至于蜀军水雷的制造成本和储量问题,徐盛也很失算,他怎么都没想到,刘厚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俘虏无数,特别是司马懿在襄阳附近二十万军队被他一锅端,使得蜀国有了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刘厚可是调拨了其中大量的俘虏到各大矿山去开矿的。
这使得蜀国最近制造火~药的原材料产量大幅增产。制约火~药生产的瓶颈就是原料的开采,这些壮劳力的加入,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自然也就使得最近蜀国火~药的产量大增。
加上黄叙一直憋着劲想要有所作为,特意申请调拨了大量的火~药,所以,黄叙军中火~药的存量远远超出了徐盛的预计。
至于水雷的制造,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产物,不过就是个大炮仗而已,只要有人手、有原材料,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事。这些都是徐盛以及他的幕僚们所不知道的,他们将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困兽
严阵以待的东吴水军等来的不是敌人士兵的偷袭,而是那鬼魅难测,偏偏威力恐怖惊人的水雷。当水寨外围第一艘战舰被炸毁时,徐盛就知道糟了。
如果袭击的是人,无论多么凶狠的敌人,总还是有迹可循的,既然有迹可循也就有办法应对。可是水雷飘于水中,有些只露出一小截,有些干脆半浮半潜于水面之下,完全无影踪,这样的敌人怎么对抗?
这就像武功之道,所谓的无招胜有招,只要你有招数,无论招数多么刁钻,总有破解的办法,最怕的就是来无踪去无影的攻击,连招数都没有,怎么破解?
水雷的攻击也类似,往往要到水雷开始爆炸时,他们才能知道被水雷袭击了,但是这个时候却是迟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水雷已经到达目的地,引线已经燃尽的时候。一个开始爆炸,其他的也会在短时间内陆续爆炸。
这个时候再想采取什么措施,一切都晚了。唯一能对付水雷的,就是渔网阵,但是渔网阵是要布置在上游,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现在水雷已经在舰队中爆炸,谁都知道,那些渔网阵已经完蛋了。
敌人的攻击已经临身,东吴水军的决策层才愕然地发现,之前做的一切应对措施全部无效,不得不匆匆调整应对之策。
虽然现在匆忙应对已经迟了,大损失已经不可避免,但如果不积极应对,而是坐以待毙更不可取。在徐盛一道道命令颁发之下,东吴水军各支部队重新调整行动方案,很快就各行其是忙碌起来。
他们的应对虽然不及时,但也算明智,首先是疏散、撤离。水寨的正面正有大量水雷飘过来,是无法再行船的了,徐盛命人将水寨的两侧紧急扒~开,让船只往这两侧突围。
也幸好是刚安营扎寨的第一天,水寨两侧还没完全围拢,有些地方钉下的木桩比较稀疏,东吴水兵很快就在水寨两侧各弄出一个大缺口,舰船争前恐后地往这两个缺口突围,然后往支流里逃窜。
徐盛的第二个应对措施是重建渔网阵。渔网本来就是按照大量消耗的用途来准备的,本来就准备不断被蜀军炸毁,再重拉,再被炸毁,所以,东吴水军准备的数量很多,除了之前派出去拉起来的,存货起码还有那个三倍之多。
徐盛紧急调集剩余的艨艟斗舰,甚至是一些小型的交通船,让他们开到水寨上游重新拉起渔网屏障,阻挡蜀军水雷继续对舰队造成伤害。这些船接到将令后,不得不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再前进。
在前进过程中,不时有船只被水雷碰个正着,被炸得船毁人亡。然而战争是残酷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东吴水军也不相信眼泪,这些新的拉网船在被炸毁了三分之一后,终于还是重新在水寨上游拉起了渔网阵。
然而,他们却没有网到多少水雷,因为一切都晚了,他们的反应太慢了。在第一颗水雷爆炸时,大部分的水雷都已经飘进了东吴的水寨,密密麻麻地混在东吴舰队当中,这个时候上游基本上已经没有水雷继续飘过来了。
水寨中不断地有水雷爆炸,扬起了冲天的水柱,不断地有舰船被炸得木屑横飞,惨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一些船着了火,火光冲天,不但水寨中亮堂堂的,火光甚至映照得对岸也是红彤彤的一片,颇有当年火烧赤壁的意境。
东吴水军还有一个应对之策就是,用长长的竹竿顶~住漂浮在水面上的水雷,尽量让它们离船只远一些,让它们爆炸时对船只的伤害更小一些,当然,这个负责撑竹竿的士兵多数是活不成的了,但在将官的驱使之下,那些士兵明知必死也不得不去做。
这就和用胸口堵抢眼、用手托炸~药包炸碉堡的壮举一样,都是为了大局壮烈牺牲的英雄。不过就算这样,也无法完全避免舰船受到损害,还有一些水雷是半浮潜在水面之下的,大夜晚的肉~眼根本无法察觉它们的存在,想用竹竿将它们撑离也做不到。
这样的水雷对舰船的损伤最大,往往一炸就是一个大洞,而且洞都是在水线之下,河水从这些洞中倾泻而入,很快就能灌满相应的舱室。没有密封舱的小船,顷刻间就会沉没,有密封舱的大船还好些,多少能支撑久一点,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同时被多枚水雷炸到,最终也避免不了沉没的命运。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东吴水寨中依然火光熊熊,一些着火的船还没燃尽沉没,不过还能开得动的船已经全部从水寨两边的缺口逃了出去,退入两条支流当中,暂避蜀军的锋芒。
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最怕敌人衔尾追击,痛打落水狗,所以东吴水军在撤退时也是小心翼翼,全神戒备,随时做好接战的准备。
今晚虽然不是月黑风高,但是光线也不是太好,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