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路上见多了在岸边停靠的这种民用船,他们都知道这些多数是渔船和运输船,有些甚至是水上人家的住所,所以斥候们看到这些停在岸边的船一点也不觉得惊奇。倒是有个别斥候觉得这里停的船太多了一点,不过后来一想,也就释然了,这里是南昌城外,又是五、六条支流汇合之地,水运交通发达一点也不奇怪。
这些船都是在东吴水军的斥候船过去后,才开动,并逐渐聚集在江心的。黄叙将时机把握得很好,刚好避免了被东吴斥候船发现他们的动作。这个安全的时间很短暂,再过一会,就会有斥候船返回东吴水军汇报前方情况,那样他们就会被发现,不过这短暂的间歇,足够蜀军将该做的事情做完了。
“果然不出本将所料,东吴水军果然选择这个地方作为聚集地,估计他们建立水寨的地方也是这里了。嗯,已经看到三百多艘船驶出支流,差不多了,可以发动攻击了。”黄叙道。
东吴水军这次出动的都是中小型战舰,没有出动那种巨无霸般的楼船,楼船虽大,但也笨重,不够灵活,适合在大江上作战。这次作战是长途驰援,楼船行走不便,加上路上水况复杂,很可能进入一些狭窄、水浅的河道,甚至遇到礁石,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楼船的应用。
东吴的楼船也不多,每一艘都可以称之为镇国神器,实在是损失不起,所以,这次陆逊并没有派出楼船随徐盛出战。虽然没有楼船,但这五万东吴水军仍然很强大,其中有几艘是乘员接近千人的中型战舰,当然,也有那种最小的艨艟快艇才十来个人,平均下来,每艘船的乘员大约在一百人左右,五万人的大军,大约有战舰五百艘左右。
黄叙从望远镜中估算出东吴舰队已经出来了三百多艘,当机立断发出开始攻击的命令。因为水雷没有动力,顺着水流飘到东吴舰队中还需一段时间,等它们飘到,东吴水军也应该出来得差不多了。
“将军真是料事如神。”旁边一个副将适时地送上一记马屁。
“呵呵,不过是左仙翁曾经说过的代入性思维罢了,你只要站在敌军主将的角度去思考,就很容易想到,这个地方就是他们临时聚集和建立水军营寨的最佳地点。”黄叙道。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 水雷,又见水雷
第二百五十四章水雷,又见水雷
随着黄叙的命令发布下去,他身后各种各样民用船上,装扮成渔夫、船工模样的士兵将船上一个个木桶或者陶罐打开,点燃里面圆盘状的引线,然后小心地密封好,确保其不会漏水,最后将它们统统抛进水里。△,。。这些木桶和陶罐就开始了它们生命中最后的漂流生涯。
引线里面包有火~药,而火~药的原料中有供应氧原子的成分,也就是所谓的氧化剂,所以它可以在密封的环境中燃烧,而无需担心容器内缺氧而停止燃烧。同样,火~药可以在水底爆炸也是这个道理,由于自带了氧化剂,而无需使用空气中的氧气。
东吴水军在下游静静地等着后队战舰,将领们已经下达了稍息的命令,士兵们都放松了下来,航行了那么长时间,由于担心受到袭击,士卒们一直处于神经紧张状态戒备着。现在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士卒们终于可以好好放松放松休息休息了。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精神松懈的那一刻,一大~波死神正在来袭。
在河道里排成一字长蛇阵行进时,舰队的前方有两艘艨艟快艇拉着一张渔网开路。这是东吴舰队被蜀军的水雷打怕了之后,想出来的破解水雷攻击的方法,即使是在行军过程中,他们也不敢放松。
当舰队从支流出来后,来到这个几条支流交汇的开阔处,舰队不再是一字长蛇阵的形态,而是有点杂乱地堆在一起。舰队由只有一艘船直面上游,变成了同时有几十艘船面对上游,这为蜀军的水雷攻击提供了便利。
这个时候,那两艘艨艟快艇拉着的渔网就像衤果女身上的一块树叶,能遮住的只是一小块地方,大部分地方都衤果露了出来。其实这段时间很短暂,徐盛已经下达了命令,只要所有的船只到达,就开始在选定的地方建立水军营寨,同时,也开始布置水军营寨上游的渔网防护阵,所以在短暂的混乱后,东吴舰队就能得到保护。
可惜,就是那么一点点混乱的时机,就是那么短短的失去防护的时间,就被黄叙捕捉到了机会。蜀军的水雷袭击就在这个时候到达。
“轰隆、轰隆。。。。。。”毫无征兆地,第一波水雷在东吴舰队中爆炸,这次爆炸多数发生在舰队靠上游的地方,十几艘舰队中靠外的船只受到波及,有的受了损伤,有的直接被炸沉。那张渔网也网到了一个水雷,渔网直接被炸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敌袭。。。。。。”,“是水雷。。。。。。”,“当当当。。。。。。”
东吴舰队中响起了各种叫喊声,接着“当当当”的锣鼓声敲起,提醒全舰队的人,舰队受到袭击,全体进入紧急戒备状态。
东吴水军之前吃了蜀军水雷的大亏,于是加大了在荆州的情报工作,经过艰苦的侦察,细作终于弄清楚了这些袭击东吴水军的,看不到样子的东西叫“水雷”,还有它们是漂浮在水面或者半沉浮在水中的特点。
至于其他更详细的消息,例如构造、原理等是被蜀军严格保密的,东吴细作们无法将这些机密技术资料弄到手。刘厚也没想到,东吴人竟然就凭那么简单的一些信息就能找到破解水雷攻击的办法。
水雷的大名在被打响后,刘厚却已经对其感到失望了,打算放弃使用它们。他却没有想到,黄叙竟然重新拾起了这个即将被放弃的武器,并且一战取得不菲的战绩。
上游,蜀军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释放着水雷,整个东吴舰队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徐盛第一时间下达了应对命令,他下令马上就地建立防御。所谓的就地防御就是在每艘大船的上游方向拉上渔网作为屏障,而小船则躲到大船的后面,以大船为屏障躲避来自上游的攻击。
不得不说,徐盛的应对措施很正确,现在东吴几乎每艘中、大型舰船都设有渔网和艨艟快艇,随时准备为它们遮挡来自上游的恶魔。现在这些布置终于派上用场了。
可是,虽然徐盛的应对及时,但始终是迟了一点,已经有大量水雷进入了舰群中,在舰群里爆炸开来,而这个时候,很多渔网还没来得及拉起来。有些战舰前面的渔网虽然拉了起来,但是,它们被捕获的水雷炸毁,接着另一枚水雷越过它们的残骸,还是炸到了他们的保护对象身上。
看着雷声阵阵、火光冲天的舰队,徐盛几乎咬碎了银牙。他虽然一路上小心谨慎防备着蜀军的偷袭,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着了他们的道。没想到自己刚到达南昌就被对方来了一个下马威,看来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啊。
东吴水军的素质不错,反应很快,应对得当,而且令行禁止,临阵脱逃的人很少。只有少数几艘小船上的士兵趁机从各条支流中逃走,中型以上的船只没有一艘逃命的。很快,在东吴水军上游就建立起一层层的渔网阵,将东吴舰队保护在后方。
虽然不断有渔网被炸毁,可是,又不断有新的渔网在上游被拉开,渔网被炸毁的速度渐渐赶不上新生成的速度,渔网阵也渐渐变得厚实了起来。
这样的战争其实也很惨烈,有很多拉渔网的艨艟快艇被炸得船毁人亡,因为不是每个水雷都刚好被网在渔网中央的,有些水雷太靠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