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免费阅读 > 第263部分(第2页)

第263部分(第2页)

最关键的是,上次二叔放水淹的是于禁、庞德在城外的部队,而曹仁守在樊城中,大水虽然涌入城中,但是却淹得不深,并不足以给城中的守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曹仁最后还是咬着牙,坚守到援军的到来。

如今我们再想用这个法子又有何用?如果现在的守军效仿当年曹仁的做法,一直坚守下去,到时候这场洪水既杀伤了百姓,也没取得应有的效果,那又何苦用它呢?”

“陛下,这些臣都知道,臣并不是想继续劝陛下放洪水倒灌樊城,臣想到另一个主意,保管能让魏军乖乖地让出樊城,又不至于伤害到百姓。”司马懿道。

“喔?既有如此好的妙计,仲达还不快快道来。”刘厚听后,龙颜大悦,忙叫司马懿说出妙计。

“喏,陛下,臣这一计很简单,就是虚张声势,假装要掘开河道放水淹樊城。”司马懿道。

“这……这和之前的计策有什么区别?”刘厚不解地问。

“区别就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放水淹樊城,只是假装这样做,吓吓魏军而已。”司马懿道。

“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就算真的放水淹城,他们尚且不一定肯让步,如果我们只是吓吓他们,这能起什么作用?”刘厚不解地道。

“我们想得到这一招,魏军中的能人应该也能想得到,如果我们已经掘开河道,水淹樊城已经成为事实,说不定他们在没有得选择之下,只好选择死守。当然,也有可能会退兵,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子孝(曹仁的字)那样坚毅。

但是,如果我们尚未掘开河堤,但是做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掘开河堤的样子,魏军就会思量,就会衡量得失了。毕竟如果被洪水淹城,魏军损失必然惨重,这种情况下他们必然会患得患失,他们的主将很有可能会趁着损失还没造成就先退兵,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司马懿道。

刘厚明白了,司马懿这是想打心理战。如果蜀军二话不说,先掘开河道,水淹了樊城,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魏军可能会在逆境下爆发,会和蜀军拼个鱼死网破。

但是,如果他们明知道固守下去是必死的局面,在还有得选择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选择逃命。

“这能行吗?”刘厚对于这种把握人心方面的事情不是很在行,有点担心这一计的成效。

“依微臣看来,至少有八成的机会可以成功,不过这需要一些时日去施行,这件事急不来。”司马懿道。

“时间不成问题,朕本来打算在襄阳休整三个月,现在才过了一个月,时间充足得很。”刘厚道。

“那就没问题了,微臣这一计只需十天八天即可见效,就算无效,也不过浪费了一点时间,于我们并没有多少损失。”司马懿道。

“好,既然如此,那就去试一试吧,此事就交由爱卿去办吧。”见司马懿说得如此笃定,刘厚当即同意了下来,并将这件事全权交给司马懿。

刚说完这件事,小二就将饭菜端了上来。上来的菜并不是什么龙肝凤髓之类的名贵菜,而是一些什么夹沙肉、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三镶盘、玉带糕等襄阳当地的特色小菜。

毕竟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刘厚虽然贵为一国之主,却也不是时时能享受到那些珍馐百味的,尤其是在军旅生活中,刘厚平时还是吃得很简单的。

像今天这样已经算是很丰盛了,和刘厚相处有一段时间了,司马懿也知道这个小皇帝在个人生活上很节俭,对吃方面没有多少要求,点菜时一点压力都没有,所以并没有特意去点那些贵的、稀有的菜肴,而是选择了一些味道不错的特色菜。

刘厚显然很满意这些菜肴,而且游览了一个早上,早已饥肠辘辘,他招呼了一声后,就放开肚皮大吃起来,周雪和司马懿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喝起来。司马懿更是频频向刘厚敬酒。他们喝的酒是襄阳当地很有特色的黄酒。

说是黄酒,其实并不是黄色的,而是乳白色半透明的。这种酒香气好,味道微有点酸甜,只略带酒味。刘厚估计,这种酒的酒精度可能只有2…3度,是很低度的酒,初喝时,刘厚甚至以为这个酒酿过头变酸了。

多喝几杯后才觉得这种酒确实不错,喝下去有种酸酸甜甜的感觉,使人胃口大开,喝完后微微出汗,舒筋活络、通体舒泰,是一种解暑的好饮料。而且由于酒精度很低,估计对胃和肝都没什么损伤。

加上酿造它的原料是糯米,一般来说,糯米酒都是营养丰富,热量很高的的酒,对人体很有补益作用。刘厚越喝越爱喝,对这种襄阳黄酒大加赞赏。

司马懿见刘厚喜欢喝,当然是不停地劝他多喝几杯,刘厚不知不觉就喝了十几杯,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放得开地喝酒,当然,也许这并不算是酒,这么低度数的东西只能算是饮料。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瞻远瞩的司马懿

第二百二十六章高瞻远瞩的司马懿

刘厚和司马懿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司马懿聊到了蜀军的信息传递问题,不由得又是感叹了一番,道:“陛下,臣前段日子见识过我军那传递信息的方法,觉得这些方法当真是巧妙无比,传递信息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难得的是,无论多复杂的信息,都能通过这套方法传递。∷頂∷点∷小∷说,。。

臣好奇之下,特意去找传令部门的人了解情况,这才知道,我们日常所用的每一个文字,都被编成了旗号、灯号、烟花号等各种编码。臣白活了几十年,现在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奇思妙想的方法,这,这在以前,臣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想象得到的,这简直可以堪称神仙手段。

臣想,既然有一套这么好的传递消息手段,我们应当好好利用起来。陛下何不下旨在各州各府,各个郡县,特别是在边境上都使用这样的信息传递方法,这样一来,全国各地发生了什么大事,消息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递到京城,报告给陛下。

陛下您想一想,从此以后全国各地哪里起了边患,哪里有贼人造反,哪里发生了水灾旱灾,朝廷都能立即收到消息。也就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有很多事情,只要应对及时,就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很多大灾祸,大动乱,往往在开始的时候,只是疥藓之患而已,就如那席卷天下的黄巾之乱,当初刚起时,规模也不算大,如果朝廷能迅速作出反应,派大军围剿,可能顷刻间就能将之覆灭。

可是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消息传会京城,皇帝再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再拜将出征,等剿匪的大军去到地方,那匪患早就壮大了十倍八倍,这种情况下,这匪患还怎么剿得了?

是以,这信息传递速度非常重要,请陛下认真考虑考虑,如果这套快速信息传递方法布置到全国各地,等于有一条无形的线条将全国各郡县都连结起来,绑成一团,到那时候,陛下的江山就真正成为一个铁统的江山,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能倾覆这天下。”

听了司马懿的话,刘厚大感惊奇,这司马懿眼光还真是长远啊,竟然能看出信息网络建设的好处。一个古人,能看到这点真不容易,特别是司马懿甚至连什么是信息传递网络都不知道,但是却知道这样做有莫大的好处。

按他的提议,就是用一个无形的信息网络将全国各地联系起来,每个郡县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者说是一个终端,而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朝廷,就是中央政府,全天下的信息都可以汇集到朝廷去,也可以由朝廷直接发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