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他飞升之前,他不是就已经知道,那片土地上早已没有他的故人了吗?
他难道还怕见到哪位故人因他消失数年,而对他投来指责的目光吗?
人的寿命和大地的寿命比起来,实在是太短太短了。
林苏初入游戏中遇到的熟悉面孔,早已化作了一捧捧黄土。
又有什么好忐忑的呢?
原本就是重游故地,不见故人。
故地无故人。
可是林苏还是有些惧意,他怕见到故人,又怕见不到故人。
但是最后,他还是打开了那扇门。
昔年林苏尚未飞升,在各地游历之时,曾路遇一流民,见其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有紫微之相,便赠其徐覃所著治世之书,后来这流民果然统一了雍朝分裂出的南北朝,并按照当年承诺,以法治世,为徐覃正名。
然而若干年过去,创立时再欣欣向荣的王朝,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
而以法治国,最忌便是罔顾法度,当最上层的执法者和立法者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腐败时,这套法度,自然也就没了意义,形同虚设。
故而在正朝开国之时,诚然遵循这套法度好长一段时间,但只过了三四代,腐败就开始滋生。
——毕竟在君主□□的封建社会,又有谁来监管君主呢?
于是动乱也随之而来。
王朝分裂,群雄逐鹿。
好在正朝□□分封出去的某个庶子后代十分有出息,在这场争霸赛中赢了,硬生生再给正朝续上了寿命,史称新正。
此刻正是新正建立五十年,皇帝刚好已经换了两个,现在轮到了第三个,正是王朝的繁盛期。
不过新正建立后,统治者虽然依旧重视徐覃的地位,但对徐覃的理念,却不再像正朝时那般尊崇。
五十年前,新正统一时,当年的皇帝也考虑过之后的治国理念,原本因为法家兴起而被压制的儒家子弟立刻就跑来建言献策,其他衰败多年的百家也不甘落后——毕竟法家和儒家过去依靠政治获得的地位,着实是让他们眼红。
于是当时的百家就在京城大吵了一架,口沫四射……最后,道家的无为而治获得了皇帝的青睐。
不过当时的皇帝是个海纳百川的男人,虽然倾向于道家,但是也没有抛掉其他百家理念,而是互相吸纳融合……后来还搞出了一个百家辩论赛,让各家领袖上台辩论,谁赢就采纳谁的意见。
所以现在,倒隐隐有一些百家争鸣的意思。
不过势力最大的,还是道家、法家和儒家这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