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熄摇摇头。没有温度的阳光将二人包围,腕带上的危险源固定下来,反光镜中巨物的轮廓逐渐清晰,3米高的灰色巨狼拖着一头同样庞大的死鹿,从山丘的另一面缓步登顶。
准确地说这是一条与狼相似的生物。它的体型是普通灰狼的数倍,去除尾巴,体长近8米。
同时可以看出它具有猫科动物的基因,四肢更加协调,腰线流畅有力,拥有犬科动物良好狩猎耐力的同时也具备猫科动物攀爬的能力。
它的双层獠牙上还滴着血,表明它在另一处隐秘地带刚刚完成一场狩猎,贺硝闻到的腐肉味就是从它后腿根部爬满肥大蛆虫的伤口处散发出的。
这只灰狼的外形符合多种标准陆地生物外貌,显然不可能是海底洞穴中的原生生物。
虹膜分析显示这是一条主基因为食肉目犬科犬属的融合基因生物,根据从俄特律斯实验室获得的融合基因生物图谱,这只灰狼状生物与萨佩顿小岛上的树松鼠等脊索动物同属于Theia门下。
波塞冬乐曲号上的融合基因生物已经全部随着船体沉没,按理说奥林匹克绝不会放任试验品在实验室之外流浪。
虽然二人不知道为什么这条融合基因灰狼会出现在这片丘陵,但这至少证明他们找对了地方,亚特兰蒂斯确实是融合基因生物的大本营。
灰狼的口粮是一头长着坚硬盔甲与修长四肢的野猪,满口异突的獠牙上还挂着其他小型食草生物的尸体,充血的眼球向外爆出,可以看出死前也经历了一场混战。它的血还没有流干,腹腔已经爬满褐色真菌。
林熄认为这块区域同时具备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空气与水等无生命物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这些融合基因生物并不是分离存在的,虽然不知道俄特律斯实验室所提到的跨物种门融合是否实现,但可以确定目前Theia门下的生物们不仅实现了基因的融合,同时也已经实现了系统上的融合。
灰狼逐渐逼近,厚厚的爪垫踩在石粒上几乎没有声音,它悄无声息地蹲坐下来,扬起尖尖的嘴吻开始寻找空气中猎物的味道。
贺硝想是林熄腿部的血腥味吸引了它,他观察着灰狼的一举一动。灰狼嗅闻片刻,似乎找到了方向,它站起身,压着身子朝河岸边勘察。
头顶碎石滚落在脚边,灰狼的呼吸声就在侧上方,贺硝能感受到对方口中腥臭的热气,此时只要灰狼低下头就能看见两个不速之客正在它脚下的浅洞中。
灰狼近在咫尺,贺硝手臂肌肉清晰可见,同样在蓄力,然而就在他即将暴起的瞬间,灰狼仿佛感知到什么,陡然停住脚步。贺硝险些暴露,灰狼抬起头,向远处观望,片刻后,撤回河岸,趴在地上开始啃食野猪的尸体。
上方传来□□被撕扯的声音,野猪的内脏顺着斜坡流到水中,这个距离太远,无法一击毙命,贺硝依旧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忽觉林熄牵了牵他袖口。
他转回头,用口型问林熄:“怎么了?”
他们的头盔在潜水艇漂流中损坏了,此刻海底丘陵中所有的气味与声音没有丝毫过滤,尽数被他们的感官接收。
野猪的内脏与灰狼的腐肉气味并不好闻,二者混合更是一颗行走的气味炸弹,林熄的脸色惨白,小口呼吸着,指了指自己身侧。
河水打湿了岸边泛黄的泥土,黎明时分他们的躲避有些匆忙,贺硝只来得及看了个大概,此刻顺着林熄的手指才发现,林熄腰后软烂的泥土中有一具干瘪的动物尸体。
这是一具兔科主基因生物,同时具备了有袋动物的滑行膜与水生生物的脚蹼。
根据图谱比对,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融合基因生物,必要时也可在空中短距离滑行。
虹膜显示了它的死因:失水过多。
它是渴死的,并且从这只融合兔的尸体来看,在其死后这里长期干旱,才会形成眼前的干尸。这说明这一处海底洞穴与陆地同样经历着气候变换。
但二人很快发现尸体上有被水流浸润的痕迹,并且时间不长,否则这块干尸应该会被泡发腐烂,这意味着这条河流的丰水季还没有持续多久。
林熄拉过他的手,伸出手指在他手心写了几个字:“水位升高了。”
贺硝手心痒痒的,却能够精准解读,气声说:“升高过。”
林熄认同他的看法,如果水位保持不变,那么这具干尸应该还保持着被淹没的状态。
正此时,贺硝发现不远处的潜水艇上有一道清晰可见的痕迹,是先前由河水中的腐蚀性成分侵蚀形成的,这代表了他们到达这里时河流的水位。
而现在,二人发现河水水位赫然在这条水位线之下,短暂的丰水季已经有回落之势,这个洞穴像个微缩的陆地丘陵模型,面积更小,但季节变化比陆地更加明显且更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