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金丝眼镜后的危机预判
第16章:金丝眼镜后的危机预判
凌晨一点四十七分,陆砚之的咖啡杯底已经见了天光,杯子边上还沾着一圈深褐色的渍。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像打快板,一行行代码刷过去,跟追债似的。
刚才那三条热搜还在爬,但热度曲线开始出现断层——财经类话题的讨论量被人为压低,而几个娱乐号突然集体发布“某顶流近期状态堪忧”的模糊通稿,连图都没配,纯靠标题起势。
这不对劲。
正常黑稿都得带点实锤,比如偷拍照、录音片段,哪有光靠一句话就敢往热搜上拱的?除非……他们在等一个“时机”。
他把“恒远咨询”“对赌协议”“BVI公司”这几个关键词塞进自建模型,又调出过去三年类似危机爆发前的数据特征。系统沉默五秒,弹出三组红色预警:
一、某个匿名账户在过去两小时内,批量收购了二十多家小媒体手里的“艺人健康负面稿件版权”,包括“吸毒疑云”“精神崩溃住院”“长期依赖处方药”这种老掉牙但杀伤力极强的模板文;
二、七家原本归属不同公司的营销号,昨夜统一变更备案主体,背后指向一家叫“星链文化”的空壳公司,注册地在海南,法人代表身份证号前六位是赵氏资本惯用的马甲段;
三、最狠的是第三条——一条未发布的通稿草稿,标题写着《知情人士曝顾晚舟长期服用违禁药物维持状态》,发布时间预设在**48小时后**,推送平台覆盖微博、抖音、知乎三大流量池。
陆砚之盯着那条草稿看了三秒,冷笑出声。
好家伙,不搞舆论搞医疗?想把她送上“毒咖”神坛?
他立刻抓起手机拨通林姐电话,铃响两声就被接起。
“别让她吃辣。”他说。
“啊?”林姐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懵,“你说啥?”
“这周所有通告,禁止辛辣饮食。火锅、烧烤、麻辣烫,全都推了。”
“你疯了吧?她现在就在火锅店拍品牌短片!人家赞助商合同都签了,违约金比代言费还高!”
“那就让她吃清汤锅,蘸料别放辣椒油。”陆砚之语气没半点商量余地,“他们准备拿‘身体异常’做文章,万一拍摄时呛到咳嗽,被人剪成‘毒瘾发作’,咱们百口莫辩。”
林姐沉默两秒:“你是不是又梦见啥了?”
“我没梦见,我是算出来的。”他敲了敲屏幕,“有人要给她下套,不是舆论战,是形象谋杀。”
电话那头传来窸窣声,像是林姐在翻日程表。“……可她刚端了碗红油麻辣烫进来,镜头都架好了。”
陆砚之闭了闭眼:“让她放下。”
“我试试。”林姐叹口气,“但这女人最近特别爱较劲,越不让干啥她越要干。”
挂了电话,陆砚之没动,手指还在键盘上悬着。他知道顾晚舟不会听劝。这女人向来把“反向操作”当呼吸,越危险越往前凑,仿佛在说:你们不是想看我出丑吗?那我偏要美给你看。
他干脆切到城市公共监控系统后台(合法接口,别瞎想),输入火锅店地址。画面跳出来,门口停着辆银灰色商务车,车牌被泥巴糊得严严实实,车窗贴膜黑得能反光。
他调取过去一小时的街景回放,发现这车从晚上十一点十三分起就停在那儿,没熄火,也没人进出。更奇怪的是,每隔十五分钟,就有个穿外卖服的人走过去递水,但车上的人从没露过脸。
典型surveillance套路。
他立刻编辑加密消息发给林姐:【换安保,查临时工,就说空调检修。】
发完又补一句:【顺便提醒她,嘴边那粒花椒,很适合做成‘嗑药证据’。】
第16章:金丝眼镜后的危机预判
与此同时,火锅店包厢内。
顾晚舟正对着镜头笑,左手举着合同,右手夹起一片毛肚,在红油锅里涮了三下,慢悠悠送进嘴里,咀嚼时眼睛微眯,像只刚偷吃完鱼干的猫。
“家人们,”她对着摄像机说,“都说我懒,可你看我这敬业精神——一边签合同一边吃播,多高效。”
导演喊卡,她顺手把筷子搭在碗沿,形成一个极具传播性的“工作餐美学”构图。助理赶紧递上湿巾,她摆摆手:“别擦,留着,这画面够冲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