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缓抬头,眼神涣散了一瞬,随即勾起嘴角,声音软绵绵的:“警察叔叔,需要吹气吗?”
全场愣住。
有个记者脱口而出:“您……喝酒了?”
她没答,左手举起刚签完的合同晃了晃:“我在拍《醉生梦死》剧本呢,导演说要体验生活。”
说完,重新窝进毛毯里,闭眼,呼吸放慢,一副“你们爱咋咋”的姿态。
记者们面面相觑。
拍是继续拍,但没人敢写“顾晚舟酒驾被抓”,因为根本没执法单位介入,也没酒精测试记录。可要是写“顾晚舟深夜买醉”,又有合同和“体验角色”当挡箭牌。
最绝的是那句“警察叔叔”,既像调侃,又像挑衅,配上她那张冷白皮桃花脸,愣是把一场潜在危机,演成了行为艺术。
有人小声嘀咕:“这真是喝多了还是装的?”
“你说呢?”旁边同行冷笑,“人家可是拿三大奖的影后,你要觉得她是真醉,那你才是真傻。”
第4章:薯片指挥部的伪酒驾作战
---
酒店房间,陆砚之看着手机里传来的现场图。
一张是她歪头闭眼的侧脸,薯片渣还在唇角;一张是她举合同的手,红笔还夹在指间;最后一张是她睁眼瞬间,眼底带着三分讥诮七分懒散。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下。
不是笑,是确认——计划通。
这种操作,换别人早翻车了。要么演太狠,像喝断片;要么太克制,像刻意澄清。可顾晚舟牛就牛在,她根本不用“演”懒,她是真的懒到连伪装都懒得伪装。
这才是最高级的表演:用真实当面具。
他打开邮箱,几封未读邮件跳出来,都是合作媒体发来的现场图和询问稿。
他一条没回。
现在还不是收网的时候。
真正的战场,是接下来二十四小时的舆论发酵。
他端起桌上那杯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得皱眉,但没放下。
电脑多屏监控已开启,几家头部娱乐号的编辑动态正在刷新。有个账号刚刚上线,ID叫“吃瓜一线妹”,粉丝八百万,向来是热点首发地。
他盯着她的在线状态,手指悬在键盘上。
等。
等她发第一条关于“顾晚舟疑似酒驾”的博文。
只要她发,他就知道,***已经升空。
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开始酝酿。
---
小唐蜷在办公室沙发上,怀里抱着那块写着“剩余时间:46小时08分”的倒计时牌,睡得打呼。
手机突然震动,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看了眼群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