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因哈特握着咖啡杯的手指紧了紧,杯壁上的水珠沾湿了他的指节。他知道路明的话意有所指——利雅德城郊的联军营地,此刻还困着近千名柏林派遣军,断水断粮已经两天,昨天传来消息,有士兵开始抢夺当地平民的物资。当初政府和军方拍板出兵时,谁都没把拉卡政府军放在眼里,以为凭借先进的装备能速战速决,可没想到,拉卡的无人机群和制导布撒器,硬生生撕开了联军的防线。
“路先生,”莱因哈特深吸一口气,收起了之前的委婉,语气变得直白,“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柏林承认,这次出兵利雅德是决策失误,我们低估了拉卡的实力。现在,那些在利雅德的士兵——他们大多是刚从军校毕业的孩子,还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你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让他们回家?”
路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欣赏这种“打不过就认”的干脆——比起那些输了还嘴硬的对手,莱因哈特的坦诚反而让谈判多了几分可能。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莱因哈特面前,封面上印着拉卡政府的金色徽章:“条件很简单。第一,赔偿拉卡军队在冲突中的装备损失,以及利雅德平民的财产损失;第二,未来五年内,柏林不得与拉卡的敌对势力进行任何军事合作。”
莱因哈特拿起文件,手指划过“赔偿清单”页,瞳孔微微收缩——清单上不仅列着被摧毁的防空导弹系统、装甲车,还有被布撒器破坏的农田和房屋。他抬头看向路明,试图讨价还价:“路先生,军事合作的条款,柏林可以考虑,但赔偿金额是否……”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路明打断他,指了指窗外的战机,“现在,拉卡的军队随时可以对利雅德的包围圈发起总攻。那些‘孩子’能不能回家,取决于柏林的速度。”
莱因哈特沉默了。他知道路明不是在威胁——昨天来自于波斯湾基地起飞的歼16,已经对利雅德外围的联军据点进行了警告性轰炸,要是再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他放下文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没驱散心底的寒意:“我会立刻把这些条件传回柏林,希望拉卡方面能保证,在谈判期间,不对利雅德的士兵采取过激行动。”
“联军混杂在一起,拉卡空军难以区分目标。除非……你们进入指定安全区。”路明靠回椅背上,语气缓和了些,“但前提是,别耍花样。”
会议桌旁的空气渐渐松弛下来,窗外的战机检修完毕,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准备升空执行巡逻任务。莱因哈特看着文件上的条款,心里清楚,这是柏林为草率出兵付出的代价。
而路明则望着窗外的沙漠,知道这场对峙的胜利,不仅能让拉卡保住利雅德,更能让周边国家看清,拉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意欺凌的小国。
……
送走了柏林特使,路明接连迎来华沙特使、伦敦特使和巴黎特使。
在这三个国家的谈判团队对于路明非场强硬,华沙政府是打算和华盛顿政府一条路走到黑,而另外两国政府更多的是不得不强硬。
这是他们的最后挣扎,既然上桌子梭哈了,就没办法半途而废。
在他们眼里,他们既有终极手段,也有雄厚的资源可以调动,没必要因为一场战斗的失败而低头。
……
谈判破裂后的第三个凌晨,24架“雌鹿”与16架“浩劫”组成的突击集群,像一道黑色闪电,贴着沙丘顶部低空突进。
法里斯在利雅德前线指挥中心里,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情报——英、法、波三国联军的重型防空系统已在前几日的电子压制中瘫痪,如今仅剩士兵随身携带的“星光”“西北风”“闪电”单兵防空导弹,零散分布在三处驻地。
“地面部队注意,直升机群优先诱爆单兵防空导弹,t-90与btR-3跟进肃清残敌。”
法里斯按下电台,声音透过加密信道传至每个作战单元。
此时,英军装甲营地外,下士汤姆正紧握着“星光”单兵防空导弹的发射筒,手心的冷汗浸湿了防滑纹。
联军的防空部队被拉卡无人机炸成废铁,现在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这几具单兵导弹,以及沙丘后临时挖的散兵坑。
当米28N“浩劫”编队率先抵近英军营地。
机长阿卜杜勒故意拔高机身,让旋翼的轰鸣声在沙漠中扩散。
汤姆眼前一亮,立刻架起“星光”导弹,瞄准镜里的直升机轮廓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