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朱棣就感觉到了陈兄弟的伟大之处。
朱瞻基说陈兄弟是在前不久的晚宴上,产生的灵感,并在当天晚上就将其说给了徐妙锦,然后开始实施。
按照陈兄弟的性格和动机,这分明是就奔着让朝廷决策深入人心去的。
也就是说前面所有的板块,想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购买这一份报刊。
毕竟,哪怕设立了国事报刊,可也是人只有买了之后,才能有机会去了解。
而这如何大量的贩卖到更多人的手中,这又是一个难题,而陈兄弟已经很好的解决了。
自以为明白了陈兄弟创办报刊初衷的朱棣,高兴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的报刊上。
其实朱棣的思路完全是正确的,只不过稍稍有一些偏差而已。
而且这一份报刊的内容,确确实实吸引到了第一次接触的朱棣。
上面还有许多有趣的内容没有看完呢。
还有从来没有见过的小故事。
所以,他决定要将这一份报刊留下来,最起码也要读完。
怎么说也是有陈兄弟出主意,自家三个孙子动手,外加一个徐妙锦监工指挥,才有了这样一份报纸。
读起来更加有一份兴趣。
朱棣轻轻咳嗽了一声,面带笑容的对着朱瞻基问道:
“瞻基这报刊印刷出来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什么?”
朱瞻基略一思忖,缓缓开口:
“这第一版报纸,前后印了一千多份,皇爷爷手中的不过是其中之一。接下来依老师的法子,先把这些印好的报纸在京师里售卖。”
“其实此举并非为了盈利,核心是为了……预热。眼下元宵节刚过,那些落榜的学子正陆续准备返乡。老师特意交代,对这些学子,第一版报纸要免费赠送,让他们顺路带回各自的家乡。这么做,就是想让各地的百姓提前知道,民间往后会有报纸这么个新鲜事物。”
“之所以先做预热,还是受限于眼下的印刷技术,印得太慢了。不过老师说能琢磨出更快捷、更省事的新印刷技术。等预热做得差不多,新的印刷技术也到位了,到时候再正式开始售卖报纸。”
朱棣轻轻的摇了摇头,
“今日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京师各个街巷人员众多,你身为太孙,若是被旁人看见出入一个与你没有交集的陈主事府上,恐怕会引起不好的舆论。”
“所以,这份报刊样品,就由我送到你老师府上,若是后续你老师提出整改意见,皇爷爷会回来告知你们。”
朱棣话落,朱瞻基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
对啊!
自己虽然是老师的弟子,可是外界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
皇爷爷之前也曾跟自己讲解过隐藏和老师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那边本来没什么人流量,可是随着老师取得魁星,又在京师之中创办大学声望大涨。
如今老师附近也迁过去了许多人,有的是想要巴结,也有的是想要过去沾沾魁星的福气。
在这种人流量大的情况下,自己出行若是被撞见了,那可是根本说不清其中的关系。
事后定然会给开始带来巨大的舆论。
而皇爷爷则不一样。
他和老师除了有着深厚的交情外,也有着君臣的这一层关系。
哪怕被有人发现,舆论方面也不会太大。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皇爷爷为了宣传节俭,可是带着一众重臣,大张旗鼓,亲自前往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家中参观。
这可是有前车之鉴。
朱瞻基道: